感音神经性耳聋该如何治疗?

如题所述

耳聋是耳科的常见病,通常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其中传导性耳聋主要是由于中耳病变引起,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耳蜗、听神经和听觉通路发生病变,它的治疗是很复杂与困难的。据哈医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肖玉丽教授介绍,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有两大原则:一是恢复或部分恢复已经丧失的听力;二是尽量保存并利用残存的听力。 1.药物治疗。 据了解,因为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很多,机制与病理改变不尽相同,因此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简单有效、适用于任何情况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病因性疾病的同时,应用能量合剂促进耳蜗代谢、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扩血管药改善微循环、高压氧提高耳蜗及血液中氧含量,合理应用类固醇激素提高人体应激能力。 2.助听器验配。 对于药物解决不了,且有残存听力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可以借助于助听器来听声音。它可以把所听到的声音合理放大,使患者能够更清楚地听声音。助听器种类很多,有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耳背式、盒式助听器,从技术上可以分为模拟机、数字机等。 助听器的验配需要经过耳科医生或听力学家详细检查后才能正确选用,不可随意购买配戴,如果助听器选择或验配不当,反而会损伤残余的听力。一般来说,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85dB者可使用,若两耳损失程度大体相同者可用双耳助听器或将单耳助听器轮换戴在双耳;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差别较大,但都不超过50dB者,适宜给听力较差耳配用;若一耳听力损失超过50dB,则应给听力较好耳配戴助听器。此外,感音神经性聋者多用气导型助听器,少数合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患者可配戴骨导型助听器,有重振者需配用具备自动增益控制或自动重振控制装置的助听器。 3.人工耳蜗植入。 三岁左右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小儿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由于听不到声音,不能学习语言,日后不可避免地要发展成为聋哑,一度曾被医学界认为是不治之症。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出现,使这些患者重新获得听觉功能的梦想成为现实。 此外,对于成年人语后聋的重度甚至极重度耳聋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助听器也不能很好地帮助他听声音,就可以为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这些患者通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后,再接受一定的听觉语言训练,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 4.听觉语言训练。 听与说两者互相补充,不能偏废,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残余听力和其他感觉器官来训练发声或讲话能力。训练应从学龄前开始,尽早应用各种方法,如有声玩具、乐器等,来唤醒幼儿的听觉。发展粗略的辨声能力,用吹风车、吹乐器等方法增加肺活量,延长呼吸,使舌运动灵活,然后用高大清晰的声音,面对聋儿长期耐心地在耳旁逐字逐声的教其发音讲话,借助镜子矫正口形,触摸家长或老师的面颊、喉部腹部等体会发声强弱和高低的关系。 5.存在的误区。 感音神经性耳聋早期主张用药,一旦时间较长,药物是没有作用的,必须配助听器,否则会使残余的听力下降,语言能力也会随之退化。但是耳聋患者和聋儿的家长由于耳聋科学知识了解甚少,到处求医问药,致使走进误区,花大量钱财,购买私人制造假药,以致延误聋儿学习语言时期。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在社会上到处张贴广告、气功、针灸治疗耳聋,许多耳聋患者和聋儿家长抱着一丝希望投奔而去,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既浪费时间、财力、物力,又延误时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7
第2个回答  2021-01-14
我个人第一时间考虑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如果确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无好转那就可以考虑到专业的验配中心配助听器,如果听力下降的太严重也可以考虑做人工电子耳蜗。反正要及时干预,不能长时间拖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