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是谁

医圣不是华佗吗?怎么是张仲景哟

张仲景。
历史上被称为医圣的是张仲景。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为我国的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著作有《伤寒杂病论》、《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7

张仲景。

相关介绍: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扩展资料

建安年间,张仲景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伤寒杂病论》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张仲景的著作在中医领域内影响深远,远自晋朝王叔和,唐朝孙思邈,下至金元四大家,清朝叶天士、吴鞠通,无不是由钻研仲景学之后,才能卓然成家。

历代注解伤寒论者,不下数十家,各有见解,这也推动了中医思想的不断进步。至明清时,伤寒论中的方剂,被尊为“经方”,影响远至朝鲜、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仲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0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扩展资料:

张仲景主张医学要不断进步,医生对患者要热情负责。相传,他做长沙太守时也不忘为百姓解除疾苦。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也不能随便接近百 姓。但他认为只有接触百姓,才能给他们治病,也才能提高医术。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择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而专为百姓治病。 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仔细地给百姓治病。时间久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 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名医治学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仲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2

张仲景。

东汉末年,张仲景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不仅精通诊断治疗拥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运用精湛的医术和临床经验救治了众多病人,被称为医圣。

而且还编写了历史上一部具有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中医学临床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逐渐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扩展资料:

张仲景生于处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使得他从小就接触到许多古著和典籍。他从小就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尤为酷爱医学。

从史书和典籍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等故事,他非常钦佩扁鹊高超的医术。“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仲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0-30

万密斋 (1499 ~ 1582)  医圣,原名万全,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与李时珍齐名。 生于罗田(今属湖北)大河岸,被国家中医管理局评定为明清时期30位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行医五十年,以儿科、妇科、痘诊科享有盛誉,在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方面独树一帜,誉满鄂、豫、皖、赣等各省,名噪明隆庆万历年间,后被康熙皇帝嘉封为“医圣”。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子目有《万氏儿科》、《妇科发挥》等10种,108卷。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万密斋在继承家学的同时,注重临床实践,医学造诣甚深,尤精于切脉、望色。对疑难病症,善于辨析和诊断。儿科方面,他在家传十三方的基础上,归纳出小儿的三种病因,提出不滥吃药、以预防为主的见解;在妇科方面,阐明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强调培补气血,调理脾胃的重要,在中医妇科史上有深刻的影响。他发明的“万氏牛黄清心丸”,至今仍为治小儿急惊风的良药。万密斋注重于分析病情,灵活运用古方。其处方是施药少而疗效好,创造了不少起死回生的奇迹,因而被时人称之为“神医”。

万密斋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总结和整理了祖辈和自己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写出了《万密斋医学全书》,共100余卷,约150万字,是中国医学史上继《千金要方》后的又一部中医学全书。它汇集并发展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医学成果。既有中医理论和医学典籍的阐述,也有关于疾病的预防、保健、养生、胎教等方面的论述,深入浅出,论证精辟,施方简要。全书中的许多篇章,是借诗词歌赋的形式叙述,脍炙人口,对后世和海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万密斋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贡献多、影响大,故他辞世后,是用“京畿御葬”的形式,安葬于家乡大河岸广家岗。乡民自愿筑祠于墓旁作为纪念。清康熙皇帝追封万密斋为“医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