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来品死亡诗社

心理课的电影观后感 谢谢!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不想从哲学问题去考虑这问题,那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我来说,一直一直以来,我只是认为生活只是顺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畅般自然,没有为什么是从高到低的疑问,也没有为什么要有小溪和溪水的问题。“就这样”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意义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择并出演什么样的角色和内容:戏剧、诗歌、悲剧、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可以,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可以,但原则是:你自己选择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句,也是死亡诗社的开篇之辞。我想之所以选择它,是为了告诫,提示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梦想、激情、血性和责任。
  
   好像《麦田的守望者》中有这么一句:当年轻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光荣的死,当年长时,可以为崇高的理想而选择卑贱的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守望者,守望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想,以防它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坠落和被自己遗忘。在平庸的活着和无悔的死去这两者之间,我义无返顾地选择后者。因为“人因梦想而伟大”。
  
   从这部电影里面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的人性的东西,比如顺从问题,表达问题,信念问题,意义问题。我没有办法一一介绍了。不过挺喜欢惠特曼的另一诗句:站在世界的屋顶,喊出我们野性的咆哮!如果猜的没错,张艾嘉的《我站在世界的屋顶》应是启发于此。
  
   希望你能看看这部电影,相信它能改变点我们什么!

死亡诗社说开去

一个少年的人生该如何度过,才可以成为生活?恐怕没人知道。这不是物理实验,同样条件下,还能重新来过。seize the day?还是沿着那条父母既定的道路走下去?选A的时候,有谁能真的保证那是该度过的人生吗?

当试图讨论人生这种终极问题时,其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能找到答案的怪圈。什么才是该度过的?钱吗?征服世界吗?或是安逸的生活,子孙满堂?不论哪个答案,却都有一个同样的主题——那就是幸福、舒服、胜利或者任何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但我们能不能继续问下去,幸福应该成为一个目标吗?是不是痛苦的人生也值得尝试?是不是露宿街头也是种生活?从来没人试图以此为目标,却也从来没人因为错失了这样的经历而感到失落。

所谓幸福,或许仅仅是被教化的标准吧。不能否认,之所以有这样的标准,应该是几千年人类无数的失败或成功的经历里总结出来的吧。因为这样一个目标,可以让世界更有序的运转,可以让人类更好的发展生息。但接下来的问题又是: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类这个族群的本性?如果我们依旧想吃就吃,有欲望就做,这个答案便是正确的了。但是可悲的是,人类有了思想。便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从此,动物的规则便不再适合我们。但我们还懒惰的以动物的目标活着。

曾经被一个喝醉的父亲质问:你知道你爸爸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吗?我当然知道标准答案。但我不想回答,因为我从来没有理解过这道复杂的问题。于是反问,你辛苦是为了谁呢?答为了我的儿子,可以看见,他是真心这么说的。我没再说什么,因为不想让在座的父亲难堪。但努力为自己孩子更好生活的父亲,甚至为这个目标辛苦一生的父亲,有想过为什么吗?因为如果自己不努力,后代便要受苦?那为什么要有后代呢?因为他的父辈便是这么过的,而以?因为一个不明的原因(姑且认为是繁衍后代吧)制造了孩子,然后再为这个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而来的任务,努力一生,甚至从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努力。

很多人说,生活是苦的,但还是选择了让另一个生命来这个尘世受苦。如果真的靠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应该会有不少人选择荒诞吧,如果荒诞,应该会有少些人过来受苦吧。应该会有人担心人类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吧,但那又怎么样呢?每个人都经历了自己的人生,再没有人来这个好的或坏的世界来受苦或拿把金钥匙。每个人都生活过了。之后不再有人,不再有人讨论人生这个无聊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有什么不好吗?没有吧。

何况,谁会说那样会差些呢?从来不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的斑马会更幸福吗?大熊猫回为自己的灭绝而担心吗?他们幸福吗?他们不幸吗?他们在乎吗?只有人才会担心这个吧。

当尼尔用一颗子弹找到了通往解脱的路时,我应该悲伤吗?或许他已经找到了seize the day的真谛,找到了自己真该抓住的东西了。或许他在某个地方嘲笑为他悲伤的同伴了吧,那群努力反抗,却没有发现这条路的同伴吧,或许该羡慕他吧。或许吧。

之后讨论的问题,当然是谁该为他的死负责,校方?基廷?父母?还是“勇敢”的自己?

确实,当让我这样一个青年去思考该去做什么时,多半是“危险”的,上面的大片噫语大概能说明什么吧,呵呵。当威尔顿学院在既定的“成功”的教育模式下走过了近百年之后,在尼尔已经被束缚了那么久,对既定的道路从来没有怀疑的时候,基廷的出现便是错的。他想散播自由的种子,却没有自由的土壤。带来的必定是压迫与反抗。当子弹出膛时,这早已不是有关自由的故事,仅仅是不该同时出现的两种世界观碰撞而已,任哪个单独出现,都可以成就一个人生,唯独合力是危险的。

事实上这样一群少年,仅仅在追求的是反对常规的意见罢了,他们找到了偶像,便像尊从从前的规定一样,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当最后托德们站上桌子之后,第二个站上桌子,第三个站上桌子,当快半数站上桌子之后,下一个人,还会是因为信仰而起立吗?坐在座位上的都是屈于校方的懦夫吗?说不定吧…

说实话,这不算心理学的角度,希望能给你一点帮助= =我又8素学心理的= =
不过真的是一部好电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