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中国历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不要近代的!

所有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继续联合孙吴,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经过两年的筹备,于公元227年冬,率军挺进汉中,开始实施他的北伐中原计划。

离开成都前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赏罚分明,他在表章中还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先帝不嫌臣卑微,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帝知臣谨慎,故而临崩托孤于我。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光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份奏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前出师表》。

诸葛亮书《出师表》

过了3年,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佯装进占箕谷,攻打 城,魏军获悉果然派兵去守 城。诸葛亮趁机亲率大军从西路出击祁山,蜀军经数年休整,再加诸葛亮治军有方,号令严明,士气旺盛,祁山魏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祁山以北的天水、安定、南安三郡望风而降,蜀军的节节胜利,魏国朝野震惊,这时曹丕已死,其子曹(明帝)在位,急忙派大将张郃率五万人马前往祁山迎敌,并御驾亲征到长安督战。

诸葛亮占领祁山,准备继续向长安进军,在秦岭以西,有一战略要地——街亭,地方虽不大,但这是从汉中出入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因而诸葛亮派他信得过的马谡和办事谨慎的王平去镇守街亭,以维护粮道、兵道的畅通。可只会纸上谈兵、言过其实的马谡自以为是,不按诸葛亮的部署,不听王平的劝阻,以“居高临下,置死地而后生”为由,放着现成的城池不守,偏偏要到山上去安营扎寨,被魏将张郃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切断了水源,兵士们连饭都做不成,几次向外冲击未果,蜀营不战自乱,纷纷逃散。张郃看准时机冲上山来,一战即溃,多亏王平领一干人马在山下接应,才避免全军覆没、街亭失守,汉中危急,诸葛亮急忙撤兵回汉中,挥泪斩了马谡,并上表自责用人不当,自请降职三级。是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兵出祁山,攻占了大散关,陈仓道,收复了武都、阴平二郡,斩了魏将王双,这才挽回了蜀汉的局面,后主认为诸葛亮立了大功,恢复了诸葛亮的职务。
就这样,诸葛亮殚精竭虑,五出祁山伐魏,皆因蜀地山路崎岖,粮草供应不济等种种原因无功而返,诸葛亮接受这个教训,决定作长期打算,他亲手设计了“木牛”、“流马”这两种轻便灵活,适合于蜀地山川地形的运粮工具,用它们把大批粮草运到全斗谷口囤积起来,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又率兵六出祁山伐魏,将兵马带到渭河南岸的五丈原驻扎,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另一部兵士就在那里屯垦,与当地百姓们一起耕耘,因诸葛亮军纪严明,所以兵士们与当地百姓们相处得相当融合。

魏国派了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来抵抗蜀军,他们也在五丈原构筑了营垒,任凭蜀军如何挑衅,魏军就是坚守不出,这样两军相持了100多天,为了诱使魏军出来交战,只有设法激怒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就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服饰和脂粉之类的东西,来讥讽司马懿如同一个“闺房小姐”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这可激怒了魏军将士,他们见主将这么受辱,气恼地纷纷要求去和蜀军拼命,可司马懿老奸巨猾,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因而并不发火,以“要出战必须上表章奏请魏帝批准”为由阻止魏军将士的鲁莽行动。

正在诸葛亮霄忧劳,绞尽脑汁设法完成北伐大业的时候,他却劳累顿踣,心力交瘁地病倒在蜀军大营里,并且病势越来越重。刘禅听说丞相病重,急忙派大臣李福昼夜兼程赶赴五丈原,李福看到丞相病势严重,便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看到李福欲言又止,便明白了李福的心思,于是就对李福说:“我懂你想问什么,你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李福连忙道:“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百年之后,谁来继任?那么蒋琬之后呢?”诸葛亮答道:“费可以。”李福还想再问,诸葛亮却闭上眼睛,不再言语了。不久,一代英才诸葛亮就在军营里溘然长辞了,年仅54岁。

蜀军将领姜维等人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秘不发丧,他们把诸葛亮的尸体裹好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井井有条地撤退,魏营探到诸葛亮病故的传闻,司马懿立即率军追赶上来,刚过五丈原,蜀军的旗帜突然变了方向,战鼓擂响,蜀军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以为又中计了,慌忙令魏军撤退,这就是民间传为美谈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的字)”。姜维看见魏军离远了,才令蜀军继续有条不紊地撤退,转过斜谷,蜀军才扬起白幡,一路如丧考妣般地撤回汉中,司马懿问听后连声感叹道:“孔明乃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8
商朝太师闻仲,春秋的管仲、伍员、文种,汉朝的萧何,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魏征、郭子仪,宋朝的杨家将、寇准、包拯、岳飞、韩世忠、宗泽,元朝太师脱脱野律楚才,明朝的徐达、袁崇焕,清朝的年羹尧、林则徐、陈永华,近代的张学良,周恩来, 太多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9-16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继续联合孙吴,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经过两年的筹备,于公元227年冬,率军挺进汉中,开始实施他的北伐中原计划。

离开成都前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固步自封,妄自菲薄,要亲贤臣、远小人,要赏罚分明,他在表章中还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先帝不嫌臣卑微,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帝知臣谨慎,故而临崩托孤于我。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光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份奏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前出师表》。

诸葛亮书《出师表》

过了3年,诸葛亮派赵云、邓芝佯装进占箕谷,攻打 城,魏军获悉果然派兵去守 城。诸葛亮趁机亲率大军从西路出击祁山,蜀军经数年休整,再加诸葛亮治军有方,号令严明,士气旺盛,祁山魏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祁山以北的天水、安定、南安三郡望风而降,蜀军的节节胜利,魏国朝野震惊,这时曹丕已死,其子曹(明帝)在位,急忙派大将张郃率五万人马前往祁山迎敌,并御驾亲征到长安督战。

诸葛亮占领祁山,准备继续向长安进军,在秦岭以西,有一战略要地——街亭,地方虽不大,但这是从汉中出入的咽喉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因而诸葛亮派他信得过的马谡和办事谨慎的王平去镇守街亭,以维护粮道、兵道的畅通。可只会纸上谈兵、言过其实的马谡自以为是,不按诸葛亮的部署,不听王平的劝阻,以“居高临下,置死地而后生”为由,放着现成的城池不守,偏偏要到山上去安营扎寨,被魏将张郃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切断了水源,兵士们连饭都做不成,几次向外冲击未果,蜀营不战自乱,纷纷逃散。张郃看准时机冲上山来,一战即溃,多亏王平领一干人马在山下接应,才避免全军覆没、街亭失守,汉中危急,诸葛亮急忙撤兵回汉中,挥泪斩了马谡,并上表自责用人不当,自请降职三级。是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兵出祁山,攻占了大散关,陈仓道,收复了武都、阴平二郡,斩了魏将王双,这才挽回了蜀汉的局面,后主认为诸葛亮立了大功,恢复了诸葛亮的职务。
就这样,诸葛亮殚精竭虑,五出祁山伐魏,皆因蜀地山路崎岖,粮草供应不济等种种原因无功而返,诸葛亮接受这个教训,决定作长期打算,他亲手设计了“木牛”、“流马”这两种轻便灵活,适合于蜀地山川地形的运粮工具,用它们把大批粮草运到全斗谷口囤积起来,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又率兵六出祁山伐魏,将兵马带到渭河南岸的五丈原驻扎,派一部分兵士构筑营垒,另一部兵士就在那里屯垦,与当地百姓们一起耕耘,因诸葛亮军纪严明,所以兵士们与当地百姓们相处得相当融合。

魏国派了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来抵抗蜀军,他们也在五丈原构筑了营垒,任凭蜀军如何挑衅,魏军就是坚守不出,这样两军相持了100多天,为了诱使魏军出来交战,只有设法激怒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就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的服饰和脂粉之类的东西,来讥讽司马懿如同一个“闺房小姐”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这可激怒了魏军将士,他们见主将这么受辱,气恼地纷纷要求去和蜀军拼命,可司马懿老奸巨猾,知道这是诸葛亮的激将法,因而并不发火,以“要出战必须上表章奏请魏帝批准”为由阻止魏军将士的鲁莽行动。

正在诸葛亮霄忧劳,绞尽脑汁设法完成北伐大业的时候,他却劳累顿踣,心力交瘁地病倒在蜀军大营里,并且病势越来越重。刘禅听说丞相病重,急忙派大臣李福昼夜兼程赶赴五丈原,李福看到丞相病势严重,便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看到李福欲言又止,便明白了李福的心思,于是就对李福说:“我懂你想问什么,你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李福连忙道:“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百年之后,谁来继任?那么蒋琬之后呢?”诸葛亮答道:“费可以。”李福还想再问,诸葛亮却闭上眼睛,不再言语了。不久,一代英才诸葛亮就在军营里溘然长辞了,年仅54岁。

蜀军将领姜维等人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秘不发丧,他们把诸葛亮的尸体裹好放在车里,布置各路人马井井有条地撤退,魏营探到诸葛亮病故的传闻,司马懿立即率军追赶上来,刚过五丈原,蜀军的旗帜突然变了方向,战鼓擂响,蜀军转身掩杀过来,司马懿以为又中计了,慌忙令魏军撤退,这就是民间传为美谈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的字)”。姜维看见魏军离远了,才令蜀军继续有条不紊地撤退,转过斜谷,蜀军才扬起白幡,一路如丧考妣般地撤回汉中,司马懿问听后连声感叹道:“孔明乃天下奇才也。”

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3个回答  2006-09-17
诸葛亮妇孺皆知,就不用说了吧,其实还有卫青.
卫青(?~公元前105年),字仲卿,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河东平阳(今中国中西部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卫青父亲郑季,是一个县吏,在平阳公主家做事时,和婢女卫媪私通,生下卫青。后来,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卫子夫入宫得到汉武帝宠爱,所以他们兄弟姐妹七人都冒姓卫。

在姐姐怀孕之后,当时的皇后嫉妒,派人抓到卫青,想杀死他。卫青被好友公孙敖救出,汉武帝听说后,召见了卫青,并封他为建章宫监加侍中官衔。后来姐姐做了皇后,卫青也升为大中大夫。

汉武帝改变了西汉初期和匈奴和亲的政策,靠“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和兵力,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共有七次领兵打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对士卒体恤较多,能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最后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5年。
第4个回答  2006-09-16
诸葛亮

正在诸葛亮夜夜忧劳,设法完成北伐大业的时候,他却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地病倒在蜀军大营里,并且病势越来越重。刘禅听说丞相病重,急忙派大臣李福昼夜兼程赶往五丈原,李福看到丞相病势严重,哭了起来,诸葛亮睁开眼睛,看到李福欲言又止,便明白了李福的心思,于是对李福说:“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所要问的人,我看就是蒋琬吧。”李福连忙道:“丞相说的是,皇上正要我问丞相百年之后,谁来继任?那么蒋琬之后呢?”诸葛亮答道:“费伟可以。”李福还想再问,诸葛亮却闭上眼睛,不再言语了。不久,一代英才诸葛亮就在军营里溘然长逝,年仅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