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鲁迅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快呀,老师等着呢!!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发表于同年2月北京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副题野草之九。

文化背景:

当时的文化是儿童只是缩小的大人,他们所读的与成人无异,所穿的与成人仿佛,言行的要求也差不多……在一个“老年中国”中,只有缩小了形体的大人,没有小孩——并非没有小孩,而是他们从极早的时候,便遭遇精神虐杀,而至于淡忘了自己曾有过天真的时刻。

这事实就是当年教育的模样。所以童年的召唤,乃是当年文化界的一个大主题,周氏兄弟都在此方面有所努力,不过不同于弟弟周作人致力于儿歌童谣的整理,鲁迅更习惯于拿起笔当作刀枪来使,以批判、诅咒、反省、忏悔的方式,深刻地揭露出这文化对儿童的异化、对天性的扼杀。

社会背景:

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1925年11月,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通过了学校“读经”的决议,规定自初小四年级起必须读经。

同时一些封建文人和买办知识分子紧相配合,高唱“尊孔读经",竭力推行奴化教育。作者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揭露和批判。

扩展资料

《风筝》里,鲁迅进行了严肃的自我解剖,升华到批判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无端压制扼杀儿童爱文具喜欢游戏的天性,那虐杀弟弟的行为,连他自己都看不懂自己了,很内疚。

这种内疚毫无做作之感,这就是鲁迅的个性,敢爱敢恨,连自己也不放过——后悔、自省、内疚,看来他也是一个感恩的人,爱憎分明,如作品《风筝》里就是怨恨,自己因平时身受封建思想的熏陶,耳濡目染以致潜移默化,进而根深蒂固,不能自拔,做出了精神虐杀的事来——亲自踩烂弟弟的风筝,等到他悔改时,连改过的机会都没有——弟弟已经不记得这么一回事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风筝(鲁迅著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风筝的写作背景

《风筝》写于1925年1月。但是鲁迅在1919年9月发表过一篇《我的兄弟》,写的完全是《风筝》里的故事。《我的兄弟》只有三百余字,像是《风筝》的提纲。

当然,《我的兄弟》是独立的一篇作品,它表达一种愧疚之情,说明压抑儿童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残酷的。《风筝》也写了这些,也表现了这种感情和这种思想。但是,《风筝》毕竟是一篇崭新的作品,它表达的内容就不仅仅是这些。

《风筝》的开头和结尾都写着一个被压抑、被封锁住的春天。如果说《雪》是在冬日里寻春,那么《风筝》却是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


《风筝》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春光写起。然后,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

扩展资料:

生活背景

作者鲁迅于1919年9月9日在《国民公报》上发表过散文诗《我的兄弟》,在《我的兄弟》一文中详细记述了风筝事件。

作者年少时对放风筝不屑一顾,故嫌恶小兄弟(周建人)喜好风筝,但是在作者长大后了解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对年少时抹杀小兄弟的爱好感到深深的自责,且写此文的时候正值农历正月初一,作者有感于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战便做了此文。

社会背景

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

1925年11月,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通过了学校“读经”的决议,规定自初小四年级起必须读经。一些封建文人和买办知识分子紧相配合,高唱“尊孔读经",竭力推行奴化教育。作者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揭露和批判。

此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幼年时代对小兄弟喜爱风筝的一次精神虐杀,深刻揭露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心灵的束缚和摧残,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自我批评精神,和同封建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

主要内容是抨击和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但是这种抨击和批判不是凭说理,而是靠细致的描写,在描写中融汇着叙述与抒情。文章开头,作者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

“惊异和悲哀”的是什么,全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接说明,但紧接着插入了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回忆凝聚着对故乡的深切热爱,而更主要的还是使作者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一事,现在仍感到心情沉重。

这就回答了“惊异和悲哀”的原因,实际上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悔恨心情是交织在一起的。再是把作者欺凌小兄弟,不准他放风筝的具体过程描绘得细致详尽,衬托了作者悔恨难过欲求补过的心情。

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呈现出清晰可寻的脉络,和三个层面的对比交织成一个浑然的整体。作者的感情变化的线索是:对放风筝的“嫌恶”,对小兄弟看放风筝的“可鄙”,看到小兄弟做风筝时的“愤怒”,折断风筝离开时的“傲然”,反思后的“沉重”和不得原谅后的“悲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风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时年44岁的鲁迅先生在与弟弟周作人因性格、志向不同而决裂后,内心感到烦恼、愤怒而又对弟弟舍不得情况下。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用自我解剖与反思,抨击了旧中国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写下了散文《风筝》。

资料链接:

1、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时年鲁迅先生44岁。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过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

2、散文《风筝》课文插图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写作背景:

作者鲁迅在散文诗《我的兄弟》一文中详细记述了风筝事件,作者年少时对放风筝不屑一顾,故嫌恶小兄弟(周建人)喜好风筝,但是在作者长大后了解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对年少时抹杀小兄弟的爱好感到深深的自责。

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作者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揭露和批判。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风筝的写作背景
《风筝》写于1925年1月。但是鲁迅在1919年9月发表过一篇《我的兄弟》,写的完全是《风筝》里的故事。《我的兄弟》只有三百余字,像是《风筝》的提纲。

当然,《我的兄弟》是独立的一篇作品,它表达一种愧疚之情,说明压抑儿童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残酷的。《风筝》也写了这些,也表现了这种感情和这种思想。但是,《风筝》毕竟是一篇崭新的作品,它表达的内容就不仅仅是这些。《风筝》的开头和结尾都写着一个被压抑、被封锁住的春天。如果说《雪》是在冬日里寻春,那么《风筝》却是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

《风筝》一开始先由北京的寂寞的春天、灰暗的春光写起。然后,便是故乡“春二月”的回忆,是“一片春日的温和”。风筝是故乡春日的象征,是美好青春的象征,它引导读者进入“久经逝去的春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