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好心人拥有这些资料吗

最近在找一些用于调查的论文资料,但是有好多都找不到,要是哪位大虾有下面的哪份资料,能不能发给我呢,在下万分感谢!
我的email:[email protected]
QQ:631619234
"职高生厌学现象的客观分析"
"中职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职高生厌学心理疏导策略"
"中职生厌学状况的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等等关于职高学生厌学情况调查的文章

1、从教师方面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本,立足职高学生的作文实际现状,多渠道、多环节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学生作文生活化、生命化、生态化,调动学生的主体写作意识。
2、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通过自主性习作活动,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培养自主能力,主体意识贯穿于整个写作活动的始终,从而成为能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写作的学习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大脑神经学、系统论和当代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学习就是关于事物意义的建构,认识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中由主体建构起来的。
基于对学习过程及其本质的全新理解,建构主义学习论者认为可能的、可持续的和负责的教学是提供激励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将使那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构以及获得知识和理解的主动的学习活动变得容易起来。
我校课题组认真学习、理解和运用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重点把握了“建构主义的师生角色定位及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着力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写作动机,从动机与情绪、认知活动、学校活动三个领域进行自我监控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建构主义教学观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巧妙性和创意性的特点,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们更新理念、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提高效率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2、“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人本论主张从教育内部去考察教育的本质,去揭示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肯定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新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范》的《总则》部分明确提出“学校应以生为本”。 从这一教育观念出发,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学生“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而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写作动力机制”正是凸显学生主体意识的教学行为之一。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对作文课题的研究必须定位在职高学生现有的写作基础上,写作教学活动也应尊重和理解学生主体。要知道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成功教育”,不是“淘汰教育”。作文教学要充分尊重职高学生的尊严,当然包括正视职高学生写作基础差和写作习惯差的现实。要从“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出发,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贴近职高学生的实际,贴近职高学生的思想情感、专业学习、价值取向等实际需要,引导、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写真写实,进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四、围绕六个专题扎扎实实开展研究活动

为了能切实开展好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做到课题分解科学合理,研究内容有的放矢,我们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开展研究活动。
1、说话能力培养与职高学生主体写作动力机制研究。
根据中职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偏差的现状和日后就业的需要,我们将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一分钟说话训练)和学校增设的“演讲与口才”训练课相结合,并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口语交际训练序列所安排的八项内容,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展现才能的演讲论辩口才为重点,对所有中职生加强了训练。训练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除在课堂上组织训练外,任课教师还与班主任对接,以主题班会等德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为题材,推荐有一定口语才艺的学生,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演练机会。经过教学和训练,中职学生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开始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为写作及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了一定的表达的基础。
结合职高学生的特点,我们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训练。演讲活动力求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分层要求,形式丰富。职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分开层次,针对不同对象,提出适当的要求,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对综合班和高职班的学生,我们要求学生自行写作,脱稿讲演,多采用演讲式和辩论式等形式,对就业班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讲述身边的事件、复述故事。
二是注重评价,激发兴趣。学生演讲后的评价很重要,直接体现了老师和同学对演讲者演讲结果的认定。讲评应重在鼓励。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或学生在讲评时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三是创设氛围,学生参评。在演讲的内容、形式以及评论方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允许出错,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我们鼓励其他同学就演讲发表不同见解,在学生讲评过程中,如有过激的言词、评价过低的情况,教师应视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引导和补充,使演讲者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和维护学生的演讲兴趣。
2、语文活动课程与职高学生主体写作动力机制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应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并使学生自主地在同他人的协作和交往中形成新的知识。《职业高中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本)》中也指出: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关系,要鼓励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给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作文课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写作应该是鲜活的个体“我”袒露心灵,表达自我的独特思维过程,那么坐在沉闷的教室里出题逼文,岂非强人所难?我们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用课外活动为学生作文寻找源头活水。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悟有凭借,练有参照。阅读不完全是为了写作,但写作离不开阅读。为此我们订阅了《全国优秀作文选》《读者》等杂志,介绍一些时文佳作,扩大他们的视野,充实他们写作的仓库。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注意到不少职高学生往往不愿关心社会,不愿关心他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他们的作文没有鲜活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创新的意识。他们中不少人只能克隆他人习作,套用他人的文章,他们的思维几乎形成定势,作文内容陈旧,低幼化倾向明显。要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借助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应该践行的有效形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承载着更多的使命。作文与做人是互相结合的,没有健康的人格和心灵,是很难写出立意深远、思想深刻的作文。想让学生写出思想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作文,一定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是用课外活动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进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自身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与主题实践活动,参观名胜古迹,欣赏田园风光,举办田径运动会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地吸收感性信息,在积淀下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在一次次积极主动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潜在的表达“需求”被激发起来,充分把表达(习作)溶入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习作状态。我们定期举行 “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青少年发展协会。另外,还利用班级的板报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对学校以及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议论,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由于板报的外显性,所以它一方面监督着大家的表达真实性,同时学生因作品能“标榜奖励”写作热情被激励了,写作勇气被鼓舞了。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搭建了张扬个性的平台;同时也焕发了学生的生命热情,激活了学生写作的灵性。动态作文训练,让学生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经常感受社会跳动的脉搏,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
3、作文选题与职高学生主体写作动力机制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自我发现世界的建构活动,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综合的、贴近生活和职业实际的、可以作为整体观察的领域。因此,教师在指导职高学生选题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时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基本立足点,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在民主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中引导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选择与确定作文题材的过程中凸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选题的最初阶段,就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整个写作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在进行作文选题时,特别注重下面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作文选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本着作文选题要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体写作动力的原则,及时要求同学们以 “找回失落的自信,重扬理想的风帆”为话题,把心中的感受和体会连缀成文,文体不限,题目不限,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强调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积极向上。结果,那次作文出现了诸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感谢挫折”等情辞并茂的好文章。文章中同学们再现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既练了笔,又纠正了思想上的一些错误认识。真是一举两得! 2004年,我们语文组还借庆祝教师节之机,在全校开展了以“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为话题的征文比赛。由于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竞赛中涌现了很多的好作品,有的简直让人不相信是出自不起眼的职高生之手。现在我们课题组已将这些获奖作品编订成集。
二是作文选题要重视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我们认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大胆开门引路,牵引学生去感受生活。教师在指导学生话题作文训练时,要善于捕捉学生对生活感悟的共性话题,以激发他们的主体写作动力。当然,这些离不开平时对学生感悟生活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根据职高语文教学“要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我爱我的专业”征文竞赛活动,不少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将真情通过笔端从心田流淌出来,写出了许多有切实生活感悟的好文章。有两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多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
三是作文选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作文的选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唯此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真正的写作训练。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有时和同学们确定一个话题,但毕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有与这一话题有关的写作素材,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同学,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不强,写作基础较差,有的人觉得无从下手时,我就进一步放宽要求,甚至放宽到只要你觉得有东西写,言之成文成理即可。当然,教师选题时要尽量面向全体学生。例如:2005年4月以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媒体都对邓建军先进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邓建军是我省职业教育培养的多方面素质教育的优秀代表,他向我们展现出一名职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成专家的人生轨迹。这对同为职校生的我校学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震撼,我们及时印发了有关邓建军的事迹材料,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学习邓建军”的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活动。结果,佳作迭出,有一名同学获得省级征文三等奖,两名学生在地市级职业学校“学习邓建军,争做学习型技术型劳动者”演讲比赛分获二、三等奖。其他同学也经历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和写作上的有效训练。
巧设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激发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写作兴趣自然就高了。

参考资料:http://www.tzzj.com/list.asp?ID=86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20
  关于职高生缺乏学习自动力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各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学校的教育应以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中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迎接社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挑战。学生完成学业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自身就业和职业高中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的成才放在自身存亡的首要位置上。然而,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愿听课,要么神情恍惚,要么睡觉,要么看小说、杂志;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与校外人员来往,抽烟喝酒谈恋爱,动辄打架斗殴逃学,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提供依据,同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有必要研究清楚学生缺乏学习自动力的原因。
  所谓动力,是指能够推动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自动力是在外界诸多因素影响作用下被个人内化为自身品质的持久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自动力就是建立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能够推动人去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品质,他对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以观察法、座谈法、个别谈心法等方式进行。历时八个月,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管理原因、专业原因、班级原因、教师原因、学科原因、学生心理原因、学生自身交往原因及学生人生价值观原因十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
  (1)除高三园艺班外在校20个班的学生,以专业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

  不好意思因为全文很长,这里有字数限制,不能全文粘贴,请原谅!如果需要请填写邮箱给你发过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9-23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各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学校的教育应以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中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迎接社会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挑战。学生完成学业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自身就业和职业高中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的成才放在自身存亡的首要位置上。然而,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愿听课,要么神情恍惚,要么睡觉,要么看小说、杂志;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与校外人员来往,抽烟喝酒谈恋爱,动辄打架斗殴逃学,不但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提供依据,同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有必要研究清楚学生缺乏学习自动力的原因。
所谓动力,是指能够推动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自动力是在外界诸多因素影响作用下被个人内化为自身品质的持久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自动力就是建立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能够推动人去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品质,他对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以观察法、座谈法、个别谈心法等方式进行。历时八个月,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管理原因、专业原因、班级原因、教师原因、学科原因、学生心理原因、学生自身交往原因及学生人生价值观原因十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第3个回答  2006-09-24
不错啊.大家继续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