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歌集,为何被称为“诗史”?

如题所述

因为杜甫所创作的诗歌中,都可以让人直观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生长环境,会让人身临其境。他的诗集大多都是表述安史之乱时刘民的困难与生活的苛刻之处。记载了唐朝由繁荣到落寞的过程,所以他的诗词被称为历史的史实。

1、杜甫的背景

杜甫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之一,是我们所熟知的诗圣。他出生在河南一个已经没有初始时期有地位的做官的家庭。所以在他从小的时候就知道勤奋苦读的道理,也游览过许多的名胜古迹。因此还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

2、考场失利

但在后来他去京城赶考,而当时的执政者却不喜欢读书人。所以杜甫参加了几次赶考都没有成功。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当朝宰相没有对皇上说实话说诬陷那些寒窗苦读的人说他们没有学习好。那时的人都把这种考试人头地的必经道路。而像杜甫这样的天才受到这种创伤,那一定很糟糕。

3、战乱对他的影

因为失败了没有办法回到家乡,所以他便在京城住了下来。每日凄凉困苦,就在这段时间里他看遍了在长安城中那些享尽荣华的人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穷苦百姓的生活。心中感慨不已,也用这种心情写下了能够真实展现这种情景的诗句。他在这种情况下,在京城里呆了十年。好不容易谋得官职,巧的是,安史之乱在他谋取官职的那一年便爆发了。

4、经历人间百态

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唐肃宗所奔袭的地方。但当时唐肃宗虽然给予了他官位,但却没有很是看好他。后来因为他上书得罪了当朝的红人,所以便被发配了。再发配图中历尽艰辛,悲凉的心情也就愈发高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成“李杜”,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这是为什么呢?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大多都集于《杜工部集》。

这与他的经历有关。其实杜甫少年时候,家境还是非常优越的,过着比较富足的安定生活。他从小爱好学习,七岁就能作诗。当然也非常顽皮,经常跑去偷邻家树上的梨啊枣啊什么的。

少年时期的杜甫虽然顽皮,但毕竟有接触到更多的文化熏陶的机会,见识自然很广,加之聪颖好学,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等到杜甫少年时候,到山东、吴越等地出游数年,后来回乡参加“乡贡”,在开元二十四年,也就是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有考中,之后开始了第二次的出游,在齐赵一代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这段时期写出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千古名句。

后来杜甫多次参加入仕考试都不如意,等到天宝十四年的时候,杜甫四十三岁才被授予河西尉这种小官,他在长安呆了十余年,当然不屑这种官职,但是年事已高的杜甫为了生计也只好接受了这所学无用的官职。

同年十一月,他回家,刚进门就听到哭泣声,小儿子居然因为饥饿而死,可见杜甫当时家境都多贫寒。

可以说,杜甫的一生漂泊流离,去过很多地方,居无定所的他,过着寡淡的生活,但也正是这种经历,让杜甫看到人世间的百态,有古塞、危城、落日;有老妇、织女、老农;有官吏、恶霸、将军……这些都成为了杜甫创作的语言基础和思想源泉,所以杜甫的作品更接地气,被人称为“诗史”。

第2个回答  2019-09-18
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它深刻的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情性,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如果有条件,课下阅读《杜甫传》全书,并搜集整理以前学过的杜诗,结合冯至的这首“十四行诗”,讨论:为什么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
第3个回答  2019-09-18
说杜甫死于牛肉白酒。大历五年(公元770)夏天,杜甫因避兵乱到衡州。中途到了耒阳,恰遇大水,船只好泊在方田驿。因无食物,挨饿了十天左右。耒阳县令聂某得知后,送来了牛肉白酒。杜甫吃得过多,就在一个晚上死了。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说聂县令所送的牛肉一定很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
第4个回答  2019-09-19
代孟棨《本事诗》中第一次使用“诗史”一词来概括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特点,但主要是着眼于“记事之详”这一方面。宋人又从不同角度对“诗史”这一概念进行阐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