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艺术徐超》

如题所述

对联艺术漫谈袁裕陵(一)楹联的由来楹联,又称“对联”、“对子”,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镌刻、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它器物上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形式,是我国汉民族独创的,可以说它是一种最短的文学形式。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炼和艺术化的反映。六朝梁代刘孝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据传为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潭嗣同全集.石菊隐庐笔记》),又有传说是五代时期后蜀的国君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当时是写在两块约—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上,又称为“桃符”,这也就是春联的由来。它的兴起与发展与明代的朱元璋有关。朱元璋文学水平不高,但他喜作对联,号称“对联天子”。“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清陈云瞻《簮云楼杂话》)由于皇帝的提倡,楹联这一文学形式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不仅婚丧喜庆用它,名胜古迹、驿舍茶馆、官府衙门、庙宇道观、楼台亭阁都少不了几副甚至于几十副上百副的楹联,而这些好的楹联通过书法形式表现出来,本身又成了一种胜迹,供人观赏,乃至万口传诵、历久不绝,发展至今,更是异彩纷呈、气象万千。(二)楹联的作用“楹联是一门大俗大雅、格调各异的实用文学,它是一把双锋的宝剑,一面是通俗,一面是高雅(如“我修脚;你放心”和“竹室生虚白;波澜动远空”),它畅行于文坛,广用于社会,它的社会作用的内容和应用范围大大超过其它各种文学体裁。首先,它是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艺术化的反映,它可以描绘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的各种习俗和风尚,使人们从中得到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种种认识和评价,帮助人们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请看孙中山手书的一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它表现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博大襟怀,激励着后人为伟大的事业而不断斗争、前进,它的宣传和鼓动作用非常明显的。还有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写的一副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副联是陶行之为推行他的“改革全国乡村教育”主张时,用人民大众易懂、浅显的语言撰写的,其教育意义非常深刻。当然,上两副联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这在后面会有详尽的说明。我国的古典建筑,都讲究建筑美即对称的美,都有对称的廊柱、门楹之类的设立,它们为对联的创作书写、镌刻悬挂提供了用武之地。这些名胜古迹配之以对联,可以使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把胜迹装点得更加壮美和高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第十七回里,借贾政之口说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这句话非常有见地,典雅的画阁楼台,幽静的佛殿书院,奇异的仙洞名泉,若无名联妙对相衬,尽管有神工之壮、鬼斧之奇,也不免使人感到不足,好象缺少了什么,相反,如悬挂、镌刻辞美意真的奇联妙对时,便会大增光彩,引人入胜。如果将一处精致的楼台比作一位美女,那两边楹柱上的对联就是一双顾盼生姿的美目。如湖南岳阳楼联:“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南京莫愁湖联:“江水东流,淘尽了千古英雄儿女;石城西峙,依旧是六朝烟雨楼台”,西湖天竺山冷泉亭联:“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安徽太白楼联:“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烟景落杯前”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对联是一种既高雅又通俗简便的交际方式。一般的文学作品,除了某些短小的诗词可用于赠人、庆贺或哀挽外,其它都不具有交际作用,而对联则是人们最乐于使用的交际形式。如贺人生日联、贺新婚联、贺乔迁开业联、吊逝世者联、赠友朋联等等,这些将在《对联的分类》一节中略谈。(三)楹联的特点1、鲜明的民族性朝鲜平壤练光亭:长城一面溶溶水;大野东头点点山。琉球善兴寺联: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美国旧金山天使岛,是当年关押、审查华人劳工之地,七十年代旅美华侨立碑纪念。别井离乡,飘流羁木屋;开天辟地,创业在金门。1890年,光绪皇帝大婚,盛况空前,各国纷纷送礼致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赠中西合璧礼品“自鸣钟”,上刻汉字楹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2、强烈的时代性明代顾宪成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王守仁题杭州于谦祠: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洪秀全:  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  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中央电视台1984年征联:  海峡难隔同心,共盼江山归一统;  版图终须合璧,俱成功业足千秋。3、严密的格律性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相应部位一般不用同字。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方位词相对。 结构相似: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并列结构。 内容相关:上下联共同表达一个特定主题。 平仄相反:上联尾用仄,下联用平。清松江徐氏女题西湖岳王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黄兴挽黄花岗烈士: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万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洪承畴、郭天民:两朝元老;千古罪人。其它:社会主义无限好;党的政策暖人心。   四化红旗舞东风;映红东西南北中。   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4、高度的概括性韩信祠: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舒而美卫生巾:  人人体贴;  月月温存。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  世上疮瘐,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莫愁湖联:  占全湖绿水芙蓉,胜国君臣棋一局;  看终古雕梁玳瑁,卢家庭院燕双飞。博浪椎:  惜博浪一椎,副车不中秦皇帝;  笑淮阴万户,末路终同楚霸王。5、广泛的实用性楹联是一种实用文学,实用性和文学性合二而一,并行不悖,文学性越强,实用性越大,楹联一旦形成和发展以后,就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就应用的人来说,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士,专家学者到农工兵商,三教九流各介阶层各方面的人都应用。就范围来说,从政治、社会生产劳动,从婚嫁寿庆到友谊娱乐,从庆贺节日到装饰环境,大事小事或雅或俗皆有涉及。(四)楹联的要素楹联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对仗,没有对仗,就谈不上对联。对仗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似4、平仄相对1、字数相等即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才能形成对仗。如果上联是五个字,下联是六个字,那就不是对联了,当然,也有故意用字数不等的联文来表达某种特殊含意,如:袁世凯千古;中华民众万年。据说此联是在袁世凯死时,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写的,这副联上联比下联少了一字,乍一看不能成对,作者的意图是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众。2、词性相同楹联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必须相同,才能形成对仗。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介词对介词,助词对助词等。如清代王子实写莫愁湖:恨我晚来游,只落得万柄枯荷,一湖秋水;问谁能不朽,除非是六朝儿女,千古英雄。这副对联上下联对应的词性完全相同。又如:社会主义无限好;党的政策暖人心。这是一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随处可见的所谓“对联”,它根本就不具备词性相同的要素,只是一个字数相等的语句。3、结构相似楹联上、下联句子的结构必须大体一致。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该是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应该是动宾结构。上联中语词是并列或偏正结构,下联对应位置也必须用并列或偏正结构。如“日月”对“河山”即为并列结构相对,“明月”对“高山”即为偏正结构相对,如果用“日月”对“高山”那就错了。4、平仄相对楹联上、下联句中词语的平仄声要相对。因为对联这种形式是从格律诗中演变、发展而来,所以它的格律要求也与格律诗大体相同。如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论才宰相笼中物下联就一定要仄仄平平仄仄平杀贼书生纸上兵(七言联格律) 对联的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是平声,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例外,如前面讲的孙中山和陶行之的对联。 谈到平仄声,这里要附带说一下:汉语言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前两个是平声,后两个是仄声。而古汉浯的四声是平、上(读伞)、去、入。其中只有一个平声,而有三个仄声(上、去、入),平声就是平调(不高不低,不升不降),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在《康熙字典》中关于古四声有一首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它说出了古四声的大概特征。举几个例子说明:夫、府、父、福平、品、聘、劈朱、主、柱、竹天、子、圣、哲停、艇、听、笛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了,中原音韵把它“入派三声”,即融入平、上、去三声中去了,大部份在阳平声中。但入声字是古汉语的一个特征,它声调极短,一出口就收回,它和平、上、去三声合在一起,在格律诗词中起到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效果。同样在对联创作中也在发挥它的作用。5、节律对拍上下联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上,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接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骈文节奏诗律节奏词律节奏古文节奏语意节奏骈文节奏经纶天下;衣被苍生。---------张之洞题织布局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徐悲鸿书诗律节奏欲穷千里目;须上六朝山。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词律节奏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纳今古而生异趣;融百家乃见神奇。古文节奏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登百尺楼,看大好江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多猛士;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安庆徐锡麟烈士纪念楼语意节奏茶山竹海,洞府陶都,有情天贻大块;诗雅赋雄,联奇词美,生花笔撰妙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