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防护分为几级

如题所述

一、级别防护

(一)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急)诊、感染性疾病科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

1.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一次性隔离衣,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须进行手卫生

3.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二级防护:

适用于:

1.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病人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 科收治病人的隔离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

2.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用 后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

3.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防护要求:

1.进入隔离留观室及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穿戴一次性 工作帽、护目镜(屏)、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鞋套。

2.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 防卸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鼻腔黏膜及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

1.应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 医用防护口罩 (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 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2.达到二级防护的所有要求。

二、不同岗位人员的防护要求

注意事项:

1.检验人员在给病人采样时一般可选择戴双层手套;消毒人 员在进行消毒时应使用橡胶手套,必要时穿长筒胶鞋。戴手套前 应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

2.戴口罩时应注意检查其佩戴时的严密性。N95 口罩使用6~8 小时应更换。

3.佩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时可无需戴戴护目 镜或防护面屏和医用防护口罩(N95)。

4.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5.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6.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医院感染实行分级防护的原则:

1、基本防护(一级防护)

适用对象: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的从事诊

疗工作的医护技人员。

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

3)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

2、加强防护(二级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工作人

员;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发热门诊等。

防护配备与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的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医用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的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