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率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利润=收入-成本。

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100%

所以利润=50000-20000-8000=22000

毛利率=22000/50000*100%=44%。

拓展材料:

利润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3

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利润率=利润&pide;成本×100%,利润率常用百分比表示。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考虑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

利润率的表现形式:

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1、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2、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3、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

4、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

环球青藤初级会计职称频道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利润率怎么计算?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