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在" 作为介词,动词,副词的区分

如题所述

怎样区分副词和介词
副词和介词很容易混淆,且不大好区分。下面就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先看几个例子:
1、他在读书。(“在”是副词)。
2、他在家里读书。(“在”是介词)。
两个“在”都是为动词(“读书”)服务的(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起修饰或限制的作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因此,要想识别它们,首先要找到它们后面的座标——动词或形容词。换句话说,只要找到动词或形容词,那么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不是副词就是介词。
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有人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副词就象副官(或秘书)那样,可以单独、直接地为长官(动词或形容词)服务,如例1的“在”。
而介词,则像介绍人那样,只有在给长官介绍客人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介绍人与客人结合起来才能为长官服务。如果没有“客人”就当不成“介绍人”。如例2的介词“在”,它不能为动词“读书”服务,如果单独为动词服务,那它就变成了副词;它只有和它后面的“家里”(“客人”)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才能为“读书”交代地点。
“介宾结构”,就是介词和介词后面的宾语组成的为动词或形容词服务的短语。例如:
3、我为人民歌唱。
4、大象比老鼠大得多。
例3的“为人民”是介宾结构;“为”是介词,“人民”是介词的宾语;“为人民”组合起来为“歌唱”服务,为它介绍了服务的对象。
例4的“比老鼠”是介宾结构;“比”是介词,“老鼠”是介词的宾语;“比老鼠”组合起来为“大”(形容词)服务,为它介绍了比较的对象。
介词结构也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例如:
例5、我们走在路上。
“在路上”,是介宾结构;“在”是介词,“路上”是介词的宾语。它们为动词“走”补充说明了地点。
副词也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的作用的。这里从略。
请指出下面对联中的副词(单独为动词或形容词服务的):
1、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2、诗情画意皆良友,
鸟语花香最可人。
请指出下面对联中的介词结构:
1、鹤从珠树舞,
凤向玉阶飞。
2、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6
判断在在句中充当的成分

1我在洗碗
2我在楼上洗碗
3我在楼上
1的在修饰动词
意思是我正在洗碗(副词在仅有一个意思
表示正在)
2的在是很典型的介宾短语作状语
介词本来就是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
这个太好区分
3在作谓语
表示存在(动词在意思有三种
表存在
精神永在;表留于
参加
在党人员;表事物位置)
都很好判断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