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四宝的定州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定州塔(开元寺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从京广铁路乘坐火车,或从京石高速公路乘坐汽车,都可遥看它那高耸入云的雄姿。据史料记载,定州是先有开元寺,后有定州塔。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91年,隋朝开皇16年将七帝寺改为正解寺,到唐代天即公元904—907年正解寺改为开元寺。
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因它位于定州城内,又俗以定州塔呼之。据文献记载,宋朝初年,开元寺僧会能往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此塔,历时55年。(据《定县志》记载,另有一说:此塔始建年份相同,但建成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至和二年为重修之年,按此说修造时间当为22年。) 宋、辽对峙,此塔在军事上起过重要作用。当年,定州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史料说,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惟定州最重。定州“实为天下要冲之最”。宋代,定州是北部边防要地,北与契丹相接,经常发生战事,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常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此塔高耸云端,登塔远眺,可瞭望契丹之动静,故又称“瞭敌塔”。
定州塔曾是宋清两代僧道徒和广大民众朝拜游览的胜地,每当晴日,碧空万里,游人如织,登高远眺,西北方曲阳一带的嘉山尽收眼底,在塔的正南方,可一眼望到距城25公里的大沙河,波光粼粼的河水象一条银色的缎带,横卧在平坦的大地上,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登塔,写诗抒怀,“举飘接六汉,醇然玉色醪。不饮亦自醉,烈烈风生袍”;“安得生羽翼,高飞弄云”。只有亲临塔顶,才能体味出这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于一身的古代文物建筑的深刻内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