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说运用了什么写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题所述

玄幻类
这是起点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也是最杂烩的一个类别,大部分作品都能冠上“玄幻”的名头,甚至在某些时候,说作品是玄幻类型,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是本书就是玄幻。
这么庞大的作品量,意味着玄幻类作品有着最大的读者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老套,最容易淹没在书海中的,对新人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容易上手的类别,但要想出头,就得多动动脑子,在俗套的大方向上,走出自己的新意来,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第二种模式,旧瓶装新酒。
玄幻是个大类别,但对新人来说,若是选择了玄幻类型,那么走小巧路线比较合适,小异能,小人物,小故事,小打小闹,略显新意,这样的作品不见得能够大红大紫,但最容易出头,很适合新人迈出第一步。事实上,这样的作品甚至可以量产。
因为玄幻类别与都市异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详细的构思方法,可以参考下文中对都市异能的叙述。
2奇幻类
这是一个传统的类别,在几年前,奇幻甚至是数一数二的大类,相当于现在玄幻的地位,当时是本书就是奇幻的模式,都是剑与魔法的世界,书里都有精灵、矮人、巨龙……而现在,奇幻类型已经渐渐衰落,虽然仍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出现,但它们往往是叫好不叫座的类型,能在商业性上有良好表现的奇幻作品越来越少,它的地位已经完全被玄幻类型取代。
对于新人来说,这个类型可以一试,但并不太适合,因为相对于东方玄幻,西式奇幻的读者数量和接受度都远远要低,写这类作品,很有点吃力不讨好的味道。
如果你对奇幻特别有偏好,对这类作品也看得最多,一定要写这个类型的话,我认为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几点。
第一,你得做好仆街准备,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预计作品将惨淡收场。
第二,你得明确,你写的是伪奇幻,而不是正宗的正统奇幻。奇幻类作品在西方有着很大的市场,但这并不等于它在东方也同样行得通,因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读者熟悉的社会构成、熟悉的知识和礼仪体系、熟悉的语言风格、甚至是熟悉的人名体系,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模式来写作,那么不仅小说背景比较难以让读者接受,小说的语言也会造成不小的阅读障碍,如果有人说,他写的奇幻毫无障碍地被读者接受了,那么显然,他写的东西并不正宗,而如果真是正宗的原味,那么必然会对人气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还想着要作品卖座的话,就不要死盯着正统的奇幻体系,不要将作品死死地限制在什么dnd规则,或是别的什么规则之内,你可以阅读一下当红的、订阅最高的一些奇幻作品,看看它们的背景设定是什么样的,然后就采用类似的设定进行写作,因为,至少这些作品已经走红了,这些设定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沿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显然会更为轻松。
第三,尽量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围绕主角展开故事,按照传统的yy模式,突出主角的能力和作用,不要一心想着要写大场面,不要一心想着写出史诗般的作品,那样纯粹是找仆而已。
第四,可以考虑加入穿越等元素,比如把主角设定成穿越到奇幻世界的东方人,他可以是现代学生,也可以是古代侠客,或者是东方仙人,总之,他要有个东方人的身份背景,有东方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这一条,并不是必须的,但如果在原有的作品基础上,加上这一元素,会使作品人气得到极大的提升。事实上,进行这样的改变,并不会怎么影响原有的故事结构,仅仅需要在开头加上一小段穿越的描写或说明,并且在后文不时穿插一些小细节,显示主角的东方气息,就足够了。
3武侠类
很显然,这个类型并不适合新人来写,新人想靠武侠成名,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毕竟,传统武侠作品的整体衰落,已成定局。
许多写手心中都有着一个武侠梦,但当他们真正圆了这个梦时,却大多觉得失望,哀叹武侠没落,作品仆街。这,到底是作者的原因,还是读者的问题,抑或是时代的变革?
我并不认为现在的作者比原先的那批要差,也不觉得现在的作品大不如前,但传统武侠类作品人气的低迷,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前两年,情况还稍微好些,但到现在,武侠几乎成了仆街的代名词了,至于为什么乏人问津,因素有许多,我个人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时代发展导致的读者阅读需求变化。
几年前,幻想类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少于现在,在缺乏比较、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武侠小说很好地圆了读者心中的英雄之梦,自然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但到了现在,各种各样诡异玄奇的玄幻、奇幻、仙侠、游戏等类别的作品一批又一批的涌现,和它们相比,传统的武侠小说不免显得有些套路化,那些正邪分明的主角、为国为民的大志、一成不变的江湖,看多了,自然也就腻了。而且,在仙侠异能类小说兴起之后,读者渐渐习惯于主角能够毁天灭地,至少也有移山倒海的能力。相比之下,武侠小说中的铁掌碎石、上房上树,就显得小儿科了,虽说书中人物的实力都是相对的,但读者难免会有不够劲的感觉,会觉得主角也不过如此。
武侠小说的疲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读者关于代入感的需求更强了,这也是上文提到过的因素。这些年读者口味的变化颇大,尤其是近两年网络阅读高速发展以后,流行趋势发展更快,现在的网络读者,需要的是代入感更强、主角发展更顺、情节更离奇的故事。这个代入感,是之后一切的基础,如果作品在这点上欠缺,那么之后的情节再精彩,也很难得到读者的共鸣。正因为如此,脱离读者熟悉的现代社会而存在的传统武侠、正统奇幻,绝大多数都被读者所冷落,而被大众熟悉的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玄异小说,正在渐渐兴起。
可以说,在现在的这个环境下,传统武侠有着先天的劣势,但若说武侠就此没落了,也并不正确,因为武侠正悄悄地进行着自身的进化,传统和潮流正在日趋一日地紧密结合。新一代作者们通过一些巧妙的转换,扭转了武侠的先天劣势,甚至将它们转化为优势。
从最重要的代入感来说,武侠小说因为描写的是读者不熟悉的环境,刻画的是与现代人完全脱节的古人,所以得到共鸣是比较困难的。但这个问题,其实也容易解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上。
第一种,是把武侠的背景换到现代社会,以当代都市,或者与现代很类似的未来科幻世界为背景,把各种各样的武功、武林门派搬到现代来,把武林故事结合现代都市生活来写,加入校园、商业、爱情等元素,这样就比较容易被读者接受。
第二种,则是反过来,仍以古代为背景,但把主角换成现代人。主角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或者转世重生成为古代人,或者移魂附体到古人身上,而在之后的故事里,不时体现一下主角的现代人思想,再结合当时的武功世界,这样的书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尽管它描述的还是同样的武侠世界,体现的仍是同样的侠义精神。
而另一种,是结合网络游戏,把武林搬到游戏中,给武功硬加上等级设定。这样,基本上还是武侠小说,但给它披上网络游戏的外衣,文中也不时显示一些游戏的特点,并且偶尔与游戏外的现实世界结合。这样的书,目前读者的反馈也是不错的。
以上三点,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读者需要离奇的故事,但这样的故事,最好在他们熟悉的世界中,在他们熟悉的人物上,最好是和他们各方面类似的主角身上体现。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共鸣。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武侠,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武侠了,但其实武侠小说本身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个人倾向于将这些作品依旧归于武侠类。事实上,从唐代的传奇小说开始,到解放前的旧派武侠,再到之后的新派武侠,武侠小说一直都在进行着改变。自始至今,武侠小说都秉承着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适应潮流,迎合读者。从根本来说,它就是为了娱乐读者而存在的。武侠小说并不是教科书,娱乐性才是第一位的,而它所娱乐的,自然也是作品创作的那个时期的读者。因此,对小说的模式进行适当的改变,迎合当前读者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秉承娱乐的精神,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商业化的模式来写作,那么,其实作品的类型并不是特别重要。如上所述,如果把传统的武侠模式稍微变化一下,比如仅仅更换一个背景,作品就能从仆街立刻转为人气大作,尽管它内在的还是这么些故事。事实上,如果能够把握住读者的心理,就算是写传统的武侠小说,照样也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武侠毕竟是个弱势类型,作为一个新人,最好别碰这个类型,毕竟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写武侠,不见得一定会仆,但以同样的技巧,去写其它热门题材,订阅一定会更高,又何必舍易而求难呢?当然,如果你硬要圆这个武侠梦,那也是你的自由,我只是奉劝一句,即使要写武侠,也别去写传统武侠,按我上文说的几点,把武侠改头换面,进行全新的包装,这样,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4仙侠类
仙侠类作品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古典仙侠,二是现代修真。其中,古典仙侠可以看作是传统武侠的升级版,大体上,上面对武侠的评述,放在这里也同样合适,它和传统武侠一样,也属于仆街类型,只不过,它的情况比武侠稍好,毕竟加了些飞来飞去的东西,吸引力略有提升,当然,总体上,这仍是一个仆街类别,它比武侠也好不到哪儿去。
不过,这里要提一点,虽然传统武侠和古典仙侠都是仆街类别,但如果这两者结合一下,来个弱弱联合,倒不是变得更弱了,而是大有潜力可挖,当然,这要看怎么结合,怎么去写。
通常来说,应该是让修仙者进入习武者的世界,高层次的主角去低层次的世界发展,这样更容易写,更容易yy。只是,这类作品很容易失控,有可能一开始就完全破坏了平衡,在爽过一阵后,很快就没东西可写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途径,一是限制主角的能力,比如设定他被打落凡间,法力尽失,他只是一个有着极大潜力、同时又十分特殊的武林中人;二是写成无敌文,主角摆明了就是天下无敌的,作品也摆明了就是没有平衡的轻松休闲文,结合扮猪吃老虎、招收小弟等传统yy手法,这样的书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而若是硬要反其道而行之,让低层次的习武者进入高层次的仙侠世界,这样的题材可行,但难度要高一些。这么写的话,就要突出主角武者的特色,让他发展出一条另类的修行之路,拥有奇特的战斗模式,比如,他可以把武学招式运用在法术的控制上,同样一个掌心雷,被他用唐门暗器的手法打出,同样的一个飞行术,被他结合了凌波微步……同时,将主角之外的仙人设定成完全忽视武功,拉开他们和主角的对比。这样,就很容易安排主角初期能力较低时以弱胜强,以及不断升级后睥睨天下的剧情了。
总之,真要写传统武侠或者古典仙侠的话,不妨把这两个仆街类别结合一下,至少在这个题材被写滥之前,还是可以有一定的作为的。
仙侠作品的另一大类是现代修真,它则可以看作是都市异能的一个分支,完全可以把仙术看成是异能的一种,只不过它比多数异能更为强大,也更有体系。这一类型,目前还是很有市场的。
在写作类型上,都市修真是很占便宜的,现代都市的背景,是读者所熟悉的,现代人身份的主角,能很大程度地增强作品代入感,而传统的仙侠体系,在读者中接受度也是相当高的,同时,仙侠和都市的结合,修仙者和高科技文明的碰撞,很容易造成强烈的对比,引发一系列的故事,也是很方便进行yy的。
写都市仙侠,新人主要会犯的错误是不懂得控制节奏,不懂得控制高层次力量的范围。其中最大的忌讳,是一下子涌出太多的强者,一下子出现仙人满天飞的景象,事实上,对于新人来说,写到这里,作品也算是到头了,因为之后就将完全陷入无止境的混乱打斗中,而这种东西,看起来激烈,其实是很无聊的,并不符合yy的精神。而且,人物一下子出现太多,能力一下子提升过多,都是对作者笔力的很大考验,如果是新人,很容易就会对全局失去控制,把作品彻底写乱,而对于读者来说,同时出现的信息量过大,也增加了他们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影响了阅读的乐趣。
哪怕作者有足够的笔力进行控制,我觉得这种情况也是很不利的,因为它将会使作品大量的失去yy点。首先是主角升级的过程被大大缩短了,一下子少了许多可以yy的机会,少了许多升级的乐趣;其次,仙人一多,就变得不值钱了,给主角安排的能力,也将跟着失去让读者觉得兴奋的卖点;第三,无论是高层次还是低层次的能力,都有它特殊的yy性质,尤其是低层次能力,在和普通人接触上更为适合,更适合在普通人中间yy,主角利用他不算太强的能力,一方面在正常社会中左右逢源,超级yy,一方面他的能力不断提升,在修行界一次次战胜越来越强大的敌人,如果这两条路线能够结合好,作品不热也难,但若是一下子将作品的力量层次提升过多,那么很容易失去低层次力量的yy,失去普通人这一条线索,从而使作品吸引力大减,甚至失去都市修真的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2
关于郭祥。写这样一部书究竟要写个什么样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呢,这是写作时首先考虑到的问题。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我们的部队中,我接触了这样一种人:他们受到长期战争烈火的锻炼,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也能生活,再强大的敌人压他,他也不示弱。过去常称他们是“突破口的干部”、“革命的好战分子”,他们也常常以此自豪。他们平时休整就感到寂寞,本来生病了,一听说打仗就好了。他们身上有一种征服敌人的渴望,也就是他们说的“宁可在敌人头上尿尿,也不许敌人在面前吐痰”。这种性格在我们的各级指挥员中都可以找到。我们常说那个团能战斗,就因为那里有这样一批战斗骨干。如果我们将来还要打仗,那就少不了还要有这种人,没有这种人是不行的。那么这是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呀?我认为就是。因为这种人的出现,正是革命战争长期熏陶的结果。在当时的典型环境中,怕死不怕死,敢不敢为革命献身,这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在写这种人的时候,还要有一个性格化的问题。作为艺术典型,应该包括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只有个性没有共性就没有普遍意义,这当然不行。但另一方面,只有共性没有个性,作为艺术典型就是不成功的,也就是过去说的公式化概念化,形成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当然,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特别是搞好人物的性格化,并不很容易。正因为不容易,这样的典型在文学作品中就比较少。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很好地研究生活里边的人物,同时突出性格中主要的东西。
郭祥是有模特儿的。一直到现在我写东西还是觉得有几个模特儿比较放心,比较有个抓挠头。如果人物在你头脑中就没有活起来,你写出来一定是概念的。说到郭祥,生活中有一些这样的人物。比如抗日战争申我参加晋察冀英模会,就遇到过一个战斗英雄,很出色,性格诙谐,很逗人喜欢。我们过去睡在老百姓炕上,大家紧紧挤着,叫“贴白菜帮”,谁要一起来就再也没空躺下去。他出了个“情况”,人们一惊起来了,他却躺下睡了。还有一次,他到据点里去打一个伪军。当他走到这个伪军面前,只有几步远,伪军问:“你是什么人?”他说:“自己人。”说着他就掏出枪来,想一枪就把他打死。谁知子弹臭了,伪军立刻端着枪喝道:“自己人为什么开枪?”他坦然一笑说:“跟你闹着玩哩!”还有一个战斗英雄,打大同时很英勇。我写过一首诗叫《英雄阵地》,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张家口一个姑娘看了他的事迹后很感动,写了一封信,还给他送来一块表。可巧,这时候他正在禁闭室里蹲着哩,因为犯了纪律。我在写《东方》时有过考虑,是写一个正经八百、不苟言笑的人物作主人公呢?还是写一个活泼一点的?后来选择了后面一个。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受封建影响太深,许多人性格比较古板,写这种性格对民族会有好影响。当时文艺思想上有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是能不能写英雄人物的缺点。我想,只要我们自己是热爱英雄人物的,总会想尽力写得好一些,不会随便来丑化他。而为了从生活出发,从特定的个性出发,即使写了一些缺点,也不算什么问题,甚至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还是想把人物写得活一些,更像是生活中的人物。生活中的人物,他身上的优缺点总是相统一的。我们一动笔往往就把那一面取消了,只剩下一面。因此使人感到不真实。这是创造人物申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看没有必要非要人物穿高底鞋,头上绕着光圈,丧失真实感。
前面提到,有些作品往往主要人物反而不如次要人物突出。我看主要原因是顾虑过多,老是考虑这是主要英雄人物呀!可别把他写坏了!所以就特别地慎重。慎重并不坏,但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理上压力大,过分拘谨,就会写成四平八稳的人物。就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缺点也成了优点,反而不能很好地分析他、了解他了。

反面人物:陆希荣

关于反面人物陆希荣的塑造。这个人物也是从生活中接触到这类人物后才形成的。我写这个人物的基本构思,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个人主义的毁灭。小说出版之前,我去工厂听阅读小组的意见,一个工人说,陆希荣这个人物还不如让炮弹炸死算了,后来还回了国,又当了小伙计,生活还不错嘛!心里觉得不解气。实际上他从无产阶级队伍分化出去,当了资产阶级的帮闲,这就说明他已经从精神上完蛋了。我认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歌颂集体主义,批判个人主义。如果这个界限划不清,那就很糟糕。在冲击封建主义方面,资产阶级作家们很英勇。他们用个性解放、个人主义去冲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这个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今天,虽然我们生活申遗留的封建的东西还很多,但是今天反封建残余,也还是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反。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赞扬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间,在革命的历史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经常发生冲突的.因为闹个人主义,必然使集体受到损害,并且最后导致个人的毁灭。比如历史上的张国泰就是一个典型。他参加过“五四”运动,也搞过早期的工人运动,以后担任四方面军的领导人。长征中,他看到中央红军力量削弱了,就野心勃勃地要分裂党,最后成了可耻的叛徒。这种人当年在革命队伍里也扮演了一些角色,但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终于离开党完事。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有不少因个人主义毁灭的例子。所以我就想写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典型。因为这对我们的生活有教育意义。将来战争来了,这类人物还是会出现的。
《东方》既然是为未来战争作准备的,就有必要写这么个人物,同主人公作一个鲜明的对照,也是对正面人物的陪衬。决不能说一个人一参加革命就十全十美,但不少同志在革命斗争中把个人主义的东西扫除了,至少是减少了。也有些人没有,学了一些马列主义词句,当作装饰品,把自己的个人主义伪装起来,到某种时候就暴露了。在《东方》里,我又用另一个人物刘大顺来跟陆希荣对比。他是个解放战土,对共产党很感激,但因为入朝时他对新的战争不认识,起点不高吧,在战争开始他就趴下了,郭祥要揍他。但这个人和陆希荣不一样,他不是掩饰错误的人,他起点不高,但越来越高,渐渐对战争有了认识。这两个人物对郭祥都是陪衬,都是为了深化主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上让人想一些问题。一个人哪怕起点低、觉悟不高,但只要忠诚老实,肯于改造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土。反之,虽有才能但不注意改造,也不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12
《东方》是当代作家魏巍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78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英雄团为中心,把前线和后方穿插交错起来进行描绘,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描写,展现了中朝两国人民进行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东方》采用了前方和后方交错的写法;语言优美动人,有强烈的感情色彩。2019年9月23日,《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