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越是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小孩子是最敏感的。在你开口之前他可能已经知道了你得动机和结果。无非是指责他做的不对,小孩子的自尊心有非常的强。

有的时候小孩子为了故意的引起父母的关心,故意做错一些事情,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个时候父母给他讲大道理其实根本就没有理解孩子的心情。我记得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忽然学习下滑,明明可以考得很好的试卷他偏偏的不停或者填错,他不过就是想用低分的形式唤起父母对他的注意和爱。

但是他的父母很简单粗暴,对他除了指责就是怒吼。其实小孩子拿出高分拿出好成绩,根本不是他们对未来有什么规划,而实打实的是想获得父母的赞美。当父母长期忽视孩子,孩子也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尤其是家长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心理,那些成人的空洞的大道理只会让人厌烦,让人觉得隔膜。而孩子所期待的父母之爱,离他的愿望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叛逆。

所以做父母的首先不要出了事情就先指责孩子,先要了解事情的真相,然后针对孩子不同的心理或者年龄,或者承受能力,给予合适的指导或者鼓励。那些盲目讲空道理的家长,留个孩子就是一个不走心的印象,那也就更加的质疑和不信赖父母。

所以说孩子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大多数是和父母本身有关。做父母的首先要检讨自己,其次出现了关于孩子的任何事件或者问题,一定要调查清楚,明察秋毫。这样才会将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调教成一个乖孩子,都能够让家庭的学习氛围更加的浓厚。孩子也就越来越听话了。感谢你的阅读!

第2个回答  2020-09-20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越给孩子讲道理,孩子越不听,家长就感到特别困惑,讲道理孩子不听,难道就得动用武力吗?以上两种方式是家长教育孩子经常采用的方法,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就剩最后一招武力镇压。

以上两种都是教育孩子所采用的极端的方式,讲道理不可取,对孩子动粗更不可取,采用后者表面上看,好像挺管用,实际上却是没有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而且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痕,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不能消除这种影响。

孩子根本就听不懂家长所讲的所谓的道理,对他们讲道理就如同对牛弹琴,有些老师擅长讲道理,他们讲的那些道理,自以为告诉孩子,孩子就会明白,就会照着办。教育孩子没有那么简单,这些道理到了孩子那里,完全没有用,孩子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要想让孩子接受你的观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实践,而不是讲一堆大道理,他们听不懂,反而更加烦躁,大人一说话他们就捂上耳朵,懒得听。

晚上11点多了,孩子还不睡觉,非让家长去商店给他们买零食吃,哭闹个不挺,家长给他们讲,这么晚商店关门了,他们还是哭闹,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他们去楼下商店去看看,让他们亲眼看到商店确实已经关门了。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亲自去经历,经历过之后,他们才会真正明白,大人所讲的道理,这些经历会变成孩子宝贵人生体验,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0

最没用的育儿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3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

此话一出,肯定会引起很多家长的疑问和困惑: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什么方法呢?难道放任孩子不管吗?

孩子当然是需要教育的,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麻烦、越来越被动。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家长讲道理孩子不听?你不妨换个做法

有位妈妈说在儿子3岁前,她上卫生间不注意关门,孩子经常跟进来。

后来她觉得孩子大了这样不好,就和孩子谈,道理比喻用了一大堆,孩子根本不买账,死活哭着都要跟去卫生间!后来,一大一小两个人就经常在家里上演你追我赶的戏码,有时孩子生气就会大喊:“不准妈妈上厕所!”就为这事妈妈苦恼了好久···

后来在育儿专家的引导下,妈妈问了孩子三个问题,问完之后情况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位妈妈再也不用为上厕所的事而烦恼啦!

第一个问题:“你不让妈妈去卫生间,那你觉得妈妈尿裤子里好还是尿马桶里好?”

大多数孩子第一问就可解决问题,他们会很快判断出来,尿裤子不好。孩子一旦给出这个答案,多半不会再阻拦妈妈去卫生间。

个别孩子,因为和家长为这事拧巴了挺长一段时间,可能会故意别扭着回答,说尿裤子好,那么接下来家长问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喜欢妈妈高兴,还是喜欢妈妈不高兴?”

一般情况下,孩子肯定会选择喜欢妈妈高兴。就像父母本能地会爱孩子,孩子也会本能地爱父母,愿意讨好父母,所以在这个问题中,几乎很少有孩子会选择要妈妈不高兴。

这样问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对第一个问题重新做一下选择。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确选择,要真诚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

万一你的孩子实在是特别,到这里还不行,固执地选择要妈妈不高兴,那继续问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希望妈妈只是今天不高兴,还是明天也不高兴?”

我几乎不相信哪个幼儿会继续选择让妈妈不高兴,只要他选择了明天要妈妈高兴,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按前面的套路来解决。

家长问话的态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诚。请相信我,没有哪个孩子会在回答了这三个问题之后,还拧巴的去否定你,刺激你!

建议大家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Suggest

这里另有3条建议:

1“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问出口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家长自己都表里不一,还拿什么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呢?教育的前提是:执教者先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2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境界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

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

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孩子的发展。

3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卢梭曾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

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内容来源自:家教智慧

微信公众号 【娟子妈妈讲故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2-26

著名思想家卢梭说,有3种教育方法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分别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其中尤其是“讲道理”,这一教育方式很受大多父母推崇。但渐渐地人们发现,讲道理对于教育绝大多数孩子而言收效甚微——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可能很多人刚开始当妈妈的时候,跟每个教科书式的妈妈一样,温柔的对待孩子,大声说话都怕吓着孩子。可是,事实告诉我们,这些压根没用!

面对娃各种不配合行为,孩子就是不肯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妈妈们可能内心提醒自己要耐心、要冷静,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对孩子开吼....

其实很多妈妈都没有意识到,根本没有必要跟娃讲那么你要怎么样你多大了,还这么不听话的大道理,因为越讲,孩子只会越来越不听话,自己也会越来越不耐烦。

有人就诉苦,说她6岁的女儿相当叛逆,还没到青春期,现在就什么事儿都和她对着干,她苦口婆心地跟女儿讲道理,可女儿却偏不听,惹得她常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女儿不对,但真是被小家伙气得不知如何是好。

家住四楼没有电梯的小区,女儿特别喜欢这样胳膊搭到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脚不用力抬起向下溜。她看到楼梯扶手常年没人擦,会把衣服弄脏磨破,便严令禁止女儿这样做。但每一次下楼时,孩子又屡教屡犯,她终于失去耐心,大发脾气。后来女儿当着她的面不会再犯了,但是衣服袖子下面经常是脏的…

既然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那至少说明在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发现没有半点效果,就应该立即停止。

孩子喜欢那么下楼,很简单,回家找上两块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块,把楼梯扶手擦干净,既做了公益,又满足了孩子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听完恍然大悟,对啊,这么简单,怎么就没想到呢!

怎么就光想着给孩子讲道理了呢?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固有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

一个人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往往就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