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急求

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

我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自己的面容和身影:我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我笑;我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我皱眉头。我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我一样的生物吗?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

我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我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对于生命的欢乐。

我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乐在心头,喜上眉梢。我给她创造的这可爱的小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6

写作思路:就是以第一人称写女蜗造人的故事。

据说,我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我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啊走啊,我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我的面容和身影;我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我笑;我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我生气。

我忽然灵机一动:“虽然,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可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我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我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我给我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0

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女娲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

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扩展资料:

女娲神话最开始由古书籍记载,如先秦时的《山海经》和《楚辞》。尽管二书中的记载还比较模糊朦胧,但今人多肯定其具有造人的特性。

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像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后世为了纪念女娲,在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为“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同时我还有女娲的纪念日,“女娲祭典”系全国五大祭祖大典之一,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01
世间万物都有了 女娲觉得缺少了什么 与是她拿泥巴一挥 便有了人
第4个回答  2019-01-02
今天太无聊了,有水有泥巴,做一些泥偶吧,太可爱了,给他们一口气,让他们跳舞走路给我看看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