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拼音如下:
yǒng yù lè jing kǒu běi gù tíng huái g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qian gǔ jiāng shān,yīng xióng wú mì,sūn zhòng móu chù。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wǔ xiè gē tái,fēng liú zǒng bèi yǔ dǎ fēng chuī qù。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xié yáng cǎo shù,xún cháng xiàng mò,rén dào jì nú céng zhù。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xiǎng dāng nián,jin gē tiě mǎ,qì tūn wàn lǐ rú hǔ。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yuán jia cǎo cǎo,fēng láng jū xū,yíng dé cāng huáng běi g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sì shí san nián,wàng zhong yóu jì,feng huǒ yáng zhou lù。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kě kān huí shǒu,bì lí cí xià,yī piàn shén yā shè gǔ。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píng shuí wèn,lián pō lǎo yǐ,shàng néng fàn fǒu?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简介:
1、基本信息: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2、早年经历: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3、思想内容: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