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历史地位如何?

如何看待王莽?

王莽改革
王莽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他的伯、叔曾先后在元、成时候担任大司马大将军,轮流执政。成帝时,王氏兄弟五人曾同日封侯,显赫一时。王莽因父亲早死,在王氏家族中被认为是比较“贫寒”的。他凭借王家的声势,广泛结交权贵和士人。他疲日显得“谦恭俭朴”,“勤学博览”,得到统治阶级中不少人的好感和信任。哀帝死后,幼小的平帝继位。王太后临朝,王莽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掌握了大权。王莽在执政后,恢复汉宗室和功臣后裔的封爵,给年老退职的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以终身食三分俸禄的享受;并且扩充太学,增加博士、太学生名额,为学者“筑舍万区”,在郡、县、乡聚都设立学校,设置经师;又网罗通晓逸礼、古书、天文、历算、乐律、兵法、文字训佑、医学方术以及能教授五经的士人前后数千人。这样,他就进一步争取到了官僚贵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的支持和拥护。对于人民,王莽也施行了一些小恩小惠,企图以此来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发生旱蝗灾害,农民四出流亡,王莽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30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不少公卿大臣也不能不表示慕效。
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束手无策的统治阶级把希望寄托在王莽身上,人民对王莽也产生过一些幻想。王莽的声誉蒸蒸日上,吏民因王莽辞受新野田的封赏而上书的前后竟达48.7万余人。各地官吏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王莽献祥瑞,歌功颂德。一些在王莽羽翼下的官僚和知识分子便假托符命为他制造代汉的理论。王莽经过长期的策划,由“安汉公”而“宰衡”,由“宰衡”而“摄皇帝”,终于在居摄三年(公元8),代汉称帝,改国号叫“新”。

西汉王朝结束了,但西汉社会遗留下来的阶级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王莽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陆续颁布法令,附会《周礼》,托古改制。

始建国元年(公元9),王莽下诏,历数西汉社会兼并之弊,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和奴婢问题。诏令说到权势之家占田无数,而贫弱之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又置奴婢市场,把奴婢同牛马关在一起,专断奴婢性命。针对这种情况,诏令宣布: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男口不足8人而土地超过1井(900亩)的人家,把多出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有敢表示违抗者,流放四裔。

王莽颁布这个诏令的目的,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改变私人的封建土地所有权,不是也不可能是改革奴婢的社会地位,而只是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以图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在此以后,地主官僚继续买卖土地和奴婢,以此获罪的不可胜数,因此他们强烈反对这个诏令。始建国四年,王莽不得不改变这个诏令,宣布王田皆得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处治。这样,王莽解决当前最主要的社会矛盾的尝试,很快就失败了。但是,王莽所定王田、私属之制,名义上还存在,直到地皇三年(公元22),即王莽政权彻底崩溃前夕,才正式宣告废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9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汉族,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  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二年再次成为大司马至于身故,掌握政权达24年之久。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侍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四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帝崩。汉哀帝继位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无子而崩。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5年,汉平帝病死,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居摄二年(6年)有人不断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作皇帝的先河。  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政治动荡,人心思变,整个社会流行所谓汉室当“更受命”之说。这种思潮为王莽代汉创造了一个舆论上的思想准备。西汉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灾荒,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王莽代汉正是适应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潮--人心思变,社会思治这一实际情况产生的。  他仿照周朝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利,引发豪强的不满。由于他看不起边疆藩属,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赋役繁重,刑政苛暴。11年,黄河改道,灾民遍野。天凤四年(17年)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形成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他为商人杜虞所杀,新朝灭亡。  王莽年表: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去世,汉元帝即位,姑母王政君任皇太后,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  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射身校尉,开始进入专权的王氏集团。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逐步进入统治核心。  公元前8年,王莽任大司马,成为外戚王氏集团的核心。  公元前7年,王莽被免职,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长安。  公元1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此后,王莽逐步清除异己,将大权独揽。  公元8年,王莽代汉自立,建新朝,来时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23年,王莽被共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6
  1.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也有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2.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3.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4.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第3个回答  2013-11-19
当王莽当年伪装自己礼贤下士、没有野心的时候,“如若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第4个回答  2020-02-29
王莽称帝及其改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是西汉末年以来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矛盾的反映。
王莽施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虽然目的是要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其统治,但这些严重脱离实际的措施,既触动了豪强地主、富商大贾乃至一部分官僚的既得利益,也给广大下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干扰,进一步激化了西汉后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他成为社会各个集团、各个阶层反抗的主要对象,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