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导致国军解放战争大败的五大罪状是什么?

如题所述

黄百韬(1900—1948),又名黄伯韬,字焕然,号寒玉,祖籍广东梅县,汉族,客家人。国民革命军将领。国军陆军中将-追赠二级上将,兵团司令官。

黄百韬初在江苏省防部队任排长、连长。被奉系军阀张宗昌俘虏后,投靠奉系升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第41师师长、冀察战区参谋长、国民革命军司令部高参、第三战区参谋长、陆军中将、中华民国陆军第二十五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军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11月22日在淮海战役中阵亡。1949年1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粟裕筹划的淮海战役,本子小得多,他开始只想打回两淮地区,再占领海州、连云港,把山东和江苏解放区连成一片。报领导后,领导又来个大手笔,明确指示,战役第一阶段应该以消灭黄百韬为目的。不过按照领导的设想,战役规模也没后来那么大,因为他和粟裕都没想到,黄百韬已经主动放弃防区,开始向徐州撤退了,和李弥、邱清泉靠得更近,追上和抓住他都不是容易的事了。

而在这个时候刘峙总司令告诉黄百韬扩充他的七兵团,把100军和44军拨给他指挥,还有李延年的第九绥靖区司令部。这是对黄的多大信任啊,可黄当时做了什么那?他竟然命令部队原地待命,但现在是什么时候?大军行动,兵贵神速,而黄居然命令部队原地等了两天。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是第一要务。全部轻装奔向徐州是唯一的选择。就是在黄百韬耽误2天的情况下,共产党也基本算赶不上了,只抓住个尾巴,还有配属7兵团的63军、64军的一些零碎,黄百韬七兵团主力,尤其是25军,基本算是全身而退了。要是当初能够再快一点,粟裕基本就得另打主意了。还是那句话,这种时候,快比什么都重要。后来华野追击杜聿明,还有东野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各级指挥员基本都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不要怕打乱建制,快追快打,抓住敌人就是胜利。相比之下,黄真像3岁孩子,国军第一罪人实至名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0
小编你这是典型的上帝视角,无稽之谈。黄伯涛百战宿将,这么简单的军事道理他难道不懂?真实原因是:
1,黄是不知道何张二人贪生怕死叛变的,对华野南下的规模和时间没法准确判断。
2,黄不仅是在等新划给他的两个师,而且海州连云港有10几万人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拖家带口随着国军一起逃难。造成道路极其拥堵,特别是后来运河铁路桥那一段。
3,对于淮海战役的规模,国共双方都有误判。如果黄在大战之前不等那两个师,用楼主所谓的轻装撤回徐州,那么“丢弃重装备”“不顾部下生死”“畏敌如虎望风而逃”“抛弃民众”等罪名在等着他上军事法庭。政府内江苏籍贯的议员也会把黄骂的狗血淋头(参见开封战役)。李弥就是没等黄伯涛先溜回了徐州,所以被骂到现在。只有开了上帝视角的人才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壮士断腕吧,那是穿越的差不多。
4,碾庄离徐州才只有40公里,而且碾庄的工事是李弥驻防期间做的永久防御工事,在视察了工事之后黄手下悍将64军军长刘镇湘坚决不同意再走了,要在碾庄休整,等重装备,等打散的残军和陆续过运河的部队。黄本人犹豫,请示了刘峙之后,刘让黄自行决定。黄开了军事会议之后大部分将领都愿意就地驻防,所以才停在碾庄。(这点上可以看出刘峙和杜聿明的差距,刘在淮海期间基本没有任何主意)。关于防守,可以去查一下25军和64军的历史,和日本人真刀真枪干过的国军整编师非常厉害,学了很多日本人的班排战术,此前和共军作战的基本都是以少胜多。
以上几点,让黄背这个锅肯定是不现实的。黄的指挥在当时情况下是中规中矩的,甚至是最符合当时情况的。至于后来他被诟病的运河浮桥,那是隐情,太长这里就不啰嗦了。
第2个回答  2017-11-19

杜聿明提出了一个建议:要黄百韬就地坚守七至十天,徐州留李弥和其他部队守卫,自己率邱清泉、孙元良兵团,掉过头去,先会合黄维兵团把中野的刘邓收拾掉,然后三个兵团再回过头来,再加上李弥,全力出击,解黄百韬之围。也就是说基本就不管黄百韬了,先和刘邓决战一把。

我觉得杜聿明有他更深的想法,从淮海开打到现在,国军基本被共产党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现在黄百韬已经被华野主力包围,攻击、打援十来个纵队,在徐州以东严阵以待,等着你去打哪!黄维兵团也被中野阻住,基本指望不上。杜聿明可能觉得不能再这么跟着共产党的指挥棒走了,他这个建议是下了最大决心的。能救出黄百韬,那是上上大吉,皆大欢喜,实在救不出来,我就以牺牲一个黄百韬为代价,换来我在战场上的主动权。

第3个回答  2017-11-19

黄百韬兵团指的是由国民党著名将领黄百韬组建的第25军,后来又和63、64进行组合重编,黄百韬是位十分出色的领导人,黄百韬兵团从开始的杂牌军到后来的重要力量,都少不了黄百韬的用心,但是后来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敌军围剿,几乎算得上是全军覆没,黄百韬也因为这件事儿而自杀身亡。

黄百韬是战争时期国民党内的高级将领,为人规规矩矩,又勤劳简朴,平时又比较好学,在战场上更是一位身先士卒的好战士好将领,1948年黄百韬所率领的军队被敌人全面包围,看着全军覆没的军队和尸横遍野的场景,黄百韬选择了自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