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
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唐代白居易《忆江南》
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3、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4、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5、唐代杜牧《山行》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望天门山》中“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这既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美景,同时也是我们现代人正在努力打造的现实:让水更秀,山更青,天更蓝.这样的生态发展观应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忆江南》中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的是:晨光映照岸边的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青风吹拂着满江绿水,就象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江南的春色,色彩绚丽耀眼,令人难以忘怀,时时萦绕在心中.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王维的《山居秋暝》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两首诗,也是两幅素描画.一是应邀到农民朋友家作客的赴宴图,诗中勾勒出青山,绿树,村舍,场圃,桑麻,菊花,构成一幅具有浓郁村野气息的画,自然景色与友人热情融为一体,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另一幅画是农家妇女洗衣图,描绘了明月青松,山泉清流,浣女喧闹,渔舟晚归的情景.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倾慕和对恬静生活的追求,诗人刻画的宁静自然环境和闲适生活氛围的确令人神往,也同样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又是两幅画,一是农家房前屋后的小路上开满多种鲜花,花团锦簇,惹得彩蝶飞舞,娇莺呤唱,引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另一幅是秋冬时节红叶开得正艳,忍不住停车驻足观赏这一独特的风景: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绿色经典中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的,它提示我们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美好的自然环境,不去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其实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一样重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四个方面之一,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要感谢良好的生态系统,就象花儿和果实要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一样.
今天在北京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下月在纽约引起一场暴风雨,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它意在说明地球生态一体化,任何局部的变化,都会给其它地方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当我们认识生态文明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生态文明在的人类文明多形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让我们感谢绿色,感谢绿色生态系统,感谢绿色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