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盘古开天辟地,后有女娲造人补天,这些神话是哪来的?

如题所述

女娲补天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民间文学,其间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在早期的人类文明中,神话是一个很重要的艺术创作。通常神话都是以诗歌类的语言被记录与传承的,是研究早期人类艺术文化生活的重要资料,也是后期人类信仰与文艺创作的一大源泉。

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记载着上古中华大地上的主要的大神们,有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等等,产生了诸如伏羲画卦、女娲补天、共工触山等神话传说,他们大多来源自上古人类的自身形象,是上古社会的一个缩影。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太古时期,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一片混沌,黑暗侵袭,不见光亮。在这个分不清上下、东西南北的世界中,有个叫作盘古的先天尊神,不知从何来,也不知要去向何处,只知其在这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某一日,盘古不知受到什么影响,突然就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浑身又酷暑难当,便发起怒来随手乱摸,刚好抡起了一把大斧,朝着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见一声轰隆巨响,眼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随之越长越高。

就这样不知又过了多久,天和地逐渐成了形,盘古见状,会心一笑,突然就被一席疲倦给累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身体,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山川五岳;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汗毛变成了草木;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二、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还没有人类。在茫茫的原野上,走来了一位上古大神——女娲,人首蛇身,是伏羲的妹妹。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豸跳跃,按说这世界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不知为何,女娲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

于是她照着自己的模样,用泥巴和水,捏出几个小东西来,还用双腿代替了蛇尾。她称这些小东西为“人”。

恰逢天地间还残留着盘古留下的些许灵魂精魄,被这些所谓的“人”给吸收,顿时就有了生气,气概举止皆和其他生物不同,甚至还咿咿呀呀地和女娲说起话来。女娲觉得不再那么寂寞,于是她就想让这份陪伴传遍世界,让世界变得热闹起来。女娲不停地工作,捏了一个人又一个人。但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她想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打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四周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和用手捏成的差不多,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不久,大地上就到处有了人。再后来,女娲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人类便一代代得在这个世界繁衍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不懂别乱说,女娲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盘古生活在新石器末期。两个名字都非指个人,女娲是一个部落名,盘古是一个行会名。而且他们的基因传承断绝,但是文化得以延续。因为,血脉与文化都延续下来的不能成神,例如孔夫子,成半神的,例如毕达哥拉斯,乔达摩悉达多。
第2个回答  2021-01-22
这些神话很早以前是民间传说,然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流传,慢慢被人们知道后描绘的越来越丰富了。
第3个回答  2021-01-23
这些都是以前的人,他们在研究人类的崛起时,没有找到任何的依据,他们想象编造的故事,后来便流传下来。
第4个回答  2021-11-16
昆仑城由邰阙两仓构成,古称邰仓为天庭,阙仓为地府,邰阙围崖像举石开天庭,投石辟地府,故谓之开天劈地。天庭不仅像五色石,而且还像雷火,因此开天劈地之形也是炼石补天之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