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

本书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文集,采用最早的、也是目前被认为最为经典的版本,即传忠书局刻本。

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

全集由当时数十位学者、名流、官绅编辑而成,在原文的基础之上,也进行的大量的加工和整理工作,力图将对后人最有价值的内容较好地呈现出来,将曾国藩的学问传之后世。

全书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书札三十三卷,十八家诗抄二十八卷,经史百家杂抄二十六卷,批牍六卷,文集四卷,诗集四卷,鸣原堂论文两卷,经史百家简编两卷,求阙斋读书录十卷,求阙斋日记类钞两卷,年谱十卷等。

扩展资料:

立志是人生的成功之本。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王阳明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志是人生目标的选择,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立志要高远,持志要恒久。只有远大的志向,才能不断地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从而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我超越的品性。

曾国藩初到京师时,未免六神无主,导致心神不宁,于是发奋立志,改名国藩,暗寓“为国藩篱”之意,以实现“澄清天下”的宏愿。并做《五箴》以自励:立志、居敬、主静、谨言和有恒。

曾国藩不仅将有志视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品质,而且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因为有了修齐治平的宏志大愿,才有了后来曾国藩历经乱世、再造中兴的辉煌事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因此世上的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胆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的人一定不甘心处于社会下层;有胆识的人则知道学无止境,不会因为有一点收获而满足;有恒心那么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了。

世上的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应做到的三点意见。

盖:在古文中用于句首时,常作助词用,没有实际意义,常表示要发表议论。志:志向。识:见识。恒:恒心。

扩展资料

关于读书的故事

1、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2、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为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佩戴此奖章,来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一直咀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时,又捧起书攻读。

3、巴金读书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

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0
因此世上的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胆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的人一定不甘心处于社会下层;有胆识的人则知道学无止境,不会因为有一点收获而满足;有恒心那么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28
知识阶层的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的人,一定不会甘心为下等人。有见识的人,知道学问无尽,不敢有一点成就。就自满自足,想何伯观海向井蛙窥天,这都是没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一定没有不成的事,这三者缺一不可。
第4个回答  2019-10-21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世上的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应做到的三点意见。
盖:在古文中用于句首时,常作助词用,没有实际意义,常表示要发表议论。志:志向。识:见识。恒:恒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