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如题所述

借代的翻译、夸张的翻译、互文的翻译、委婉的翻译、用典的翻译。
借代的翻译。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很困惑,无法理解,所以借代应该意译,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
夸张的翻译。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在翻译时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互文的翻译。互文又称为“互辞”,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翻译。
委婉的翻译。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等等,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话说得很含蓄,很委婉。我们在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用典的翻译。古人为了使文章典雅,言简意丰,常常会引用典故。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但高一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文言翻译方面首先应该熟悉并初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先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调整,译准句式。将文言句式调整成现代汉语句式是翻译的第一环节。古汉语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即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以及固定句式等,倒装句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比如“此何难之有焉”(08年高考天津卷),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宾语前置“有何难”。省略句在翻译时则要将省略成分补充完整,固定句式的翻译形式往往也相对固定。 为能准确地判断文言句式,平时要加强对文言句式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比如“之”往往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者”多做定语后置的标志等。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文言文翻译中最重要的原则。一般地,文言实词要译出准确的意义,虚词要译出正确的语气。具体来说可以坚持五字原则,即“留、删、换、变、联”。 ①“留”,即翻译时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如人名、地名、物名等。如“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08年高考全国I卷)中的“屯田”,古今意思相同,翻译则保留不变。 ②“删”,即删掉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如音节助词、部分句末语气词等。 ③“换”,即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包括人称代词和部分语气词。比如“尔”“若”“乃”很多时候要译成第二人称代词“你”;又“……况为我死,我何生焉”(08年高考山东卷),“焉”表感叹语气,翻译时应替换为“啊”,等等。 ④“变”,即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意译有关文字。如成语“波澜不惊”,本属被动用法,“被惊动”,但直译就感觉不符合语法习惯和客观事实,故意译成“(湖面)风平浪静”更好。 ⑤“联”,即联想,采用成语或俗语联想法推断该词在原文中的意思。比如 “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04年高考江苏卷),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则很容易推出“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的意思。 为了准确地翻译实词和虚词,平时还一定要加强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义项和用法的积累,加强对常见虚词的意义用法的区别辨析。在意译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修辞手法的灵活翻译。 3.瞻前顾后,重点推敲。此类多涉及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皆不获,有司苦之。”(08年高考湖南卷),此句得分点在“苦”字,结合前后文,很自然地得出本字采用了“为动用法”,“为……感到苦恼”,这是得分点;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的“以”,则可以根据前文的“用”推断出是“被任用”的意思。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参考相关注解、选文出处等有效信息。 4.认真核对,查漏补缺。翻译结束后,还应回过头来根据“忠实于原文、语句通顺和文辞优美”三个角度进行调整修改,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16
文言文翻译技巧之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为主

对于高中文言文的翻译,较为基础的在于直译,“直”为一字一词的翻译,不需要进行语序的整理,句子的润滑,而是简单的逐字逐句的翻译。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需要翻译“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一句时,该句的翻译可以简单的遵循直译的原则,沙鸥为沙洲上的鸥鸟,翔即是飞翔,集为停留,那么沙鸥翔集则是沙洲上的鸥鸟,或是飞翔,或是停留的意思,根据直译的原则,接着翻译,“锦鳞”则是美丽的鱼儿,“游泳”则直接直译为游来游去,那么该句则可直译为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的意思。根据举例,高中文言文的基础简单的翻译,则可以根据这种方式,将文言字扩写成现代的词语,组合且近意,文言文翻译的基础分便可基本获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