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天井》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如题所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具体表现为:
第二联用“dao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第三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产生迷乱的感觉。这一联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对景物的描写更是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少年毛泽东不满私塾的陈规陋飞和古板的教学方法。一次,老师毛宇居要外出,临行前,规定学生要在屋里背书,不准出私塾。先生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他一边背书一边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回到私塾,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毛栗子,也孝敬先生一份。毛宇居却不领情,责道:"谁叫你到处乱跑?""闷在屋里头昏脑胀,死背硬读也是空的。""放肆!"毛宇居脸涨得通红。
毛泽东说:"那你叫我背书好了。"毛宇居知道背书是难不倒这个学生的,便心生一计,来到院中央,指着天井说:"我要你赞井!"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赞了起来:"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同学听了都拍手叫好。毛宇居却弄得很尴尬。学生的敏捷才思,使他钦佩,也使他意识到自己教学的弊端。
作者利用天井比喻狭隘的思维空间,用天井水比喻有限的封建礼教知识,用小鱼比喻自己也比喻先生。全诗表达了作者要冲破封建束缚,走出去成就大业的愿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3
四周围着高高的墙,井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嬉戏在水底卵石间,煞是可怜。由此他先想起被先生关在小屋里读书的小伙伴,触景生情,即兴吟出《天井》
第2个回答  2021-12-03
当时,毛泽东在井湾里私塾就读,无非是死记硬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毛泽东借此表达对旧式教育的不满,渴望离开闭塞的韶山。
1906年,毛泽东即兴写了一首《井赞》:
“天井四四方,
周围是高墙。
青青见卵石,
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
永远长不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