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

如题所述

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最初,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心理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其后,以神经的网状结构和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进入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同行为主义相比,这两种模式都把心理学家注意的中心转向内部心理过程,著力探求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因此被称为“认知主义”(cognitivism)。然而有证据表明,受认知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哲学、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正在经历著一场“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个幽灵盘旋在认知科学实验室的上空,这个幽灵就是"具身认知”。具身认知成为一个焦点论题,代表了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Embodied这个词和身体有关,具身认知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我们以为认知只跟头脑有关,实际上,认知跟我们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家做过大量实验发现: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想法、最终得出的结论,以及能否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的速度、结论的最后结果——这些都受制于一些特别感性的事情。比如在一个层高7米的大房间和在一个很黑很窄的小屋子里读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思考问题以及思考的效率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做数学题:同样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做一道费脑子的数学题,得分和答题的速度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而这个结果跟一个小到微不足道的因素有关——房间是使用头顶灯还是台灯。在台灯下,人们答题的效率、正确的程度要明显高于顶灯照明的效果和速度。

      如果把认知理解为一个线性过程,也就是经过一道道工序,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话,那么,在进入理性阶段之后,那些感性的东西应该是不会再有影响的了,但事实上,我们对一个东西的认知、判断以及我们大脑活动的效率同时受到理性和感性因素的影响——这些感性因素包括我们身体的因素和身体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比如说房地产公司会在样板间花大量的心思,可以说已经到了处心积虑的程度,比如他们把样板间里卧室的床缩短,这样你会觉得这个房间很宽敞——但这种手段都是很低级的手段。高级的手段是不知不觉影响你的判断,比如一些高档楼盘样板间的客厅,喜欢把朝外的那面弄成曲面的,这会大大影响参观者和这个房子的亲近度。对比实验发现,同一个房子,接触光线的那面是不是曲面,顾客的签约速度和签约数量是明显不一样的。曲面和直线对于房子的重要性有多大呢?曲面甚至不实用,放不下很多东西,但就是这么一个小要素的改变,就直接影响了你对这个房子的认知和判断——导致你在金额这么大的事情上轻易作出了决策。认知作为一个结果,跟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的状况密切相关, 三个因素同时决定和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身体体验、心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 。

        具身认知也和恐惧、欲望、理智密切相关的。恐惧、欲望、理智三者之间的配比决定了我们的认知,而欲望和恐惧跟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所处的时空密切相关。比如你去迪士尼乐园的鬼屋,明知道那些东西都是有意做的效果,是一个表演,但你还是会陷入到巨大的恐惧和刺激当中。我们的认知像是烹饪,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东西:比如食材,同样一种食材,它的品质不同,最后菜的味道就不同;除了食材,调料也很重要。但是,比食材和调料更重要也更容易被忽视的是火候——整个过程在时间当中展开,展开的过程就表现为火候。所以我们的认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水线,不要把认知理解为纯粹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逻辑的线性的过程,事实上是多种要素在同一时刻起作用,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都会影响最终的认知结果。

      具身认知有两种含义:具身认知里包含着一个意思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很多时候是一种隐喻性的认知。A并非B,但A和B之间在某些角度上具有相通性和相关性,我们会把熟悉的对象A的某些属性和品质比附到B上,这样,B出现的时候,只要具有和A相关的东西,我们就觉得我们获得了对B的认知。这种比附的隐喻式认知常常发生,当你把熟悉的东西投入到一个陌生对象上的时候,你认知当中的这个色彩就再也不会改变。比如芬兰著名设计师阿尔托喜欢在房间里加上特别明亮的黄色,也喜欢把金属的楼梯扶手设计成带有明显木质感的扶手。在寒冷的北欧,你看到他设计的房子,第一时间就会产生一种温暖感,而这种温暖感会左右你的认知方向。扶手的温度是固定的,和是黄色还是蓝色没有关系,看上去的木质感也改变不了它的金属属性,但这些因素会不动声色地影响我们对对象和周围世界的感知。我们经常说“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把你对这个房子的所有认知引向一条预设的路径,让你对这个房子产生的感受变得很不一样。

    我们经常说“不要以貌取人”,不要通过一个封面判断一本书的内容——道理都明白,但实际上,内在和外在、感受到的和实际之间是还有差别的,就像进了迪士尼乐园的鬼屋,理智在这个时候的话份是不足的,你的认知和行为显示出一种鬼使神差甚至鬼迷心窍的特点。

      “具身性(embodiment)”还有一个意思是avatar(阿凡达),也就是“替身”的意思。我们的认知常常会被化身和替身所引导。如果我们理解了认知的“阿凡达”,就能理解历史上很多不理解的现象,比如巫术、宗教,它们跟现在的科学完全不符合,却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让那么多人相信。我们甚至曾经为了一个坟墓打了200年的仗——十字军东征。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霍金(他的认知是超越他的身体的):我们不是用逻辑和方程式思考世界,我们的认知受制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感受,以及众多环境因素。我们是通过不可预测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联想来认知世界的。

        具身认知---改变意识不到的要素。那如何改变这部分意识不到的认知呢?一个方法是增加仪式感,另一个方法是改变身边的环境,比如从打扫房间做起。

        听到有个朋友说他的同学的故事,他同学得到了一个礼物,是别人从国外回来送他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古希腊风格陶瓶。他本身非常迷恋古希腊哲学,所以很喜欢这件礼物,可是他的屋子里乱糟糟的,书桌上甚至床上都堆满了书,陶瓶放哪呢?可是他太在乎这个摆件了,于是就开始收拾。他先整理了书,整理完发现床上也乱得不成样子,又把床整理了,被子床单都换了——这么一整个过程下来,他突然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接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映射游戏:房间里哪怕一个角落出现了混乱,他都会觉得特别刺眼,必须消除。他突然享受到了一种有序化、条理化带来的乐趣,还形成了一个新习惯:桌上就放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和那个陶瓶,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就马上把头脑里乱糟糟的东西写在纸上。他的桌上叠得很整齐的这些纸片逐渐地成为笔记,然后变成了书。

        这个过程就是物理世界的改变影响了心理世界和认知结构。因为物理环境和我们的心理环境是一个互相映射的关系,二者的变化都会引发对方的改变,假如你生活在一个肮脏混乱的地方,要想保持内心的井然有序就非常困难;相反,如果你身处一个庄严肃穆的教堂,你整个人也会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所以,认知升级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不过就是从改变环境到改变认知结构,也就是古人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