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产分为哪三类

扶贫资产分为哪三类

扶贫资产分为公益性扶贫资产、经营性扶贫资产、到户类扶贫资产三类。
公益性扶贫资产。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饮水、环卫公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电力等方面公益性基础设施。
经营性扶贫资产。农林牧渔业产业基地、生产加工设施、经营性旅游服务设施、经营性电商服务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光伏电站,以及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权益性资产等。
到户类扶贫资产。通过财政补助补贴,贫困户自身发展生产形成的生物性资产或固定资产等。
县内跨乡镇、跨村组织实施的项目形成的扶贫资产,产权原则上归所在县县级项目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所有。县、乡镇、村级实施的到村项目形成的扶贫资产,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作为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到户类扶贫资产产权原则上归农户所有。教育卫生领域扶贫资产按教育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产权归县级人民政府所有。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权益性资产根据签订合同协议的条款确定产权归属。产权不明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相关规定和项目实际情况,确定产权归属。
资产产权属于县、乡镇人民政府的,应落实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负责管护。资产产权属于村集体的,根据资产类型分类管护。资产管护经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经费由县级财政统筹安排,经营性扶贫资产管护经费从经营收益中专项列支,到户类扶贫资产管护经费由农户承担。县级相关部门视财政资金情况对资产管护予以适当补助,其中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形成扶贫资产的管护可用扶贫资金予以适当补助。
除到户类扶贫资产外,其他类型扶贫资产净收益可分配给贫困户用于扩大再生产,或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公共事业、公共福利支出、帮困救助、计提一定比例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等。收益分配根据稳定脱贫摘帽情况动态调整。收益初次分配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后,在二次分配时向未脱贫户或脱贫尚不稳固的脱贫户倾斜,避免平均主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八十五条 国家扶持贫困地区改善经济发展条件,帮助进行经济开发。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关于扶持贫困地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组织贫困地区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合理使用扶贫资金,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扶贫开发应当坚持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5
扶贫资产分为**公益性扶贫资产、经营性扶贫资产、到户类扶贫资产**三类。
1. 公益性扶贫资产。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饮水、环卫公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电力等方面公益性基础设施。
2. 经营性扶贫资产。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产业基地、生产加工设施、经营性旅游服务设施、经营性电商服务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光伏电站,以及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权益性资产等。
3. 到户类扶贫资产。主要包括通过财政补助等形式帮助贫困户发展所形成的生物性资产或固定资产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