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 "此河"的三点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开凿过程历经两位皇帝分别会隋文帝和隋炀帝杨广,具体解释:
  隋统一中国后,人民得到安定的社会条件从事生产,社会经济逐渐恢复。隋文帝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重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
  但是,大规模的修造,还是在隋炀帝杨广上台以后。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万民工,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608年,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610年沟通长江河。至此,开凿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是为隋大运河。
  2、三点是涿郡,余杭,洛阳,具体解释: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
  东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把京师、东都、涿郡(幽州)、浚仪(汴州)、梁郡(宁州)、山阳(楚州)、江都(扬州)、吴郡(苏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从而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它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4
开凿于隋炀帝杨广时期。三点是大运河向北到涿郡(北京),向西到大兴(陕西西安),向南到余杭(浙江杭州)。
605年,隋炀帝即命开凿大运河,“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梁,自西苑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自汳水引河通于淮水”,长1000多公里。608年,隋炀帝沿洛阳东北方向开凿永济渠,沟通沁河、淇水、卫河,通航至天津,接着,溯永定河而上,通涿郡。610年,隋炀帝继续开凿江南运河,使得镇江至绍兴段通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