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冬至是12月22日11点27分09秒。
中国的24节气是古老的时间划分体系,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着一些自然现象的变化,如气温、日照等。其中,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冬至标志着阳光直射点到达南半球,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也是农历中的一大节。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在这一天,阳气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阴气逐渐升长,标志着阴阳之气的转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是维系自然和人体健康的重要理念。冬至也是农事的重要时间节点,古人认为冬至之后,天寒地冻,进入严冬季节。
历史传统
农民要在这一时期完成冬季耕作,准备春耕。因此,冬至在古代农耕社会有着重要的农事意义。冬至对人体养生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传统养生理念认为,冬至是进补养生的好时机,要注意保暖、补充营养,以应对寒冷的冬季。
在一些地方,冬至有登高的传统。重阳登高起源于古代,有祛病驱邪、增加阳气、保佑平安的寓意。人们会选择在冬至这一天登高,以祈求来年平安健康。在北方,有吃冬至饺子的习俗。饺子象征着团圆,寓意一家人在冬至这一天聚在一起共度团圆时光,也有驱邪避灾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