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的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1.....余秋雨《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本人还没有读完,今晚跟随作者的足迹,来到了以色列的所罗门石柱。翻看已经读过的篇章,有许多处值得一记的句段: 这种做法有点像现在的行为艺术,一切只在行为过程中完成,不再在行为之外涂饰;也有点像中国的书法,大笔一挥总有诸多遗憾,却不宜在收笔之后东修西描。根根攀攀、泥污水渍都留着,图个真切。(这是作者在文稿完成之后,不舍得删减任何部分,为的是保存它的原生状态和粗糙状态。) 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来到。(这是作者由香港出发,中停曼谷,再由迪拜到雅典的一段描写,精彩!) 看到了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简朴的一个远古的海。) 审美怯懦是一种奇特的心绪,大多产生于将见未见那些从小知名的物象之时。年轻时会欢天喜地地直奔而去,年长后变懂得人世间这种物象并不很多,看掉一个就少一个,因此愈加珍惜起来。不怕没看到,只怕看到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一种隆重的机遇浪费了。(虽然自己还没到年长的年龄,却有时也有一种这样的心绪。譬如,看到一篇优美至极的文章,便不舍得随意读完,总想找一个温柔的夜晚,沏上一壶小茶,一字一字的品完,却总也找不到这样的夜晚,因此,就把它珍藏起来。) 马福兹曾经每天坐在这里往外看,头顶一个小小的悬挂式电扇在缓慢转动。油渍斑斑的房顶太低矮,几乎会碰到高个子的头。但他看中的正式闹市间的这个窗口,窗口内的这张小桌,小桌边的这番安静。(这里让我重温了区分作家优劣的界限:是小空间而大视野,还是大排场而小见识。) 其实这种毁损天天都在暗地里发生,只不过马福兹有名,歹徒刚下手就被大家看到了。我们不知道这个歹徒的名字,但更重要的是,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潜在的主角都在歹徒手下失踪了,他们的名字我们并不知道。(唉,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啊!) 2...... 我的文化之旅——《千年一叹》读书笔记(随情绪更新中)我的文化之旅序言近来一直在看余秋雨的书,突发奇象,自己也来此文化之旅,虽然物质上的原因使我不能象余秋雨一样去那么多地方,但是思想是不分国界,不分时间和空间的,我要随着他(代指余秋雨,以下皆如此)的《千年一叹》出趟国,印证提高下自己所学,以下的文章顺序会随着《千年一叹》的章节展开,从第三篇哀希腊开始,一直到写完或者我放弃^_^。一希腊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记得16、17岁的时候玩碟仙,就算出我今后会定居希腊。姑且不去讨论碟仙的科学迷信与否,至少我主观上是很高兴这个结果的。希腊,在我心目中是能与中国文化比肩的,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我甚少读中国古典文化以外的书籍,但是古希腊哲学是我一贯所感兴趣的。苏格拉底——我要成为人类思想的助产士,我就是叮在雅典身上的一只牛氓,以及他后来那嘲讽民主制度似的死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柏拉图的《理想国》读过一点,但因为是对话体而放弃,但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还是知道一点,理型社会,人类总是因为不完美而追求完美的理型社会,洞穴人文化的比喻,都影响着我;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几乎没看过,但我最好奇的是在他身上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他是哲学家,学者,但同时又是一个科学家,很奇怪,中国的思想家很少会深入科学领域,他们所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制度等等。难道这种早在数千年前的差异,就已经决定了近代的中国必将被低文化程度的列强所入侵?他在这里提到了拜伦写的《唐璜》中的一节,后来由苏曼殊翻译成《哀希腊》一文,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加以润饰,成为了辛亥革命前的一种思想启蒙(他写做情绪准备,可能更准确一些吧)。他最后提到:一种宏大文明的命运,不能完全以他发生地国家的国力来衡量。似乎有一点为当下的中国开脱的味道,也有一点聊以自慰的感觉。在我看来中国的现状正是因为文化断层所造成的!我们早已忘掉了泱泱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只是一句“那些都过时,我们要与国际接轨”就轻轻的把它丢到故纸堆中,只是偶尔政治经济的需要才拿出来装点一下门面。中国人,早已死去了,留下的都只是一些在西方甚至是东瀛,高丽文化下熏陶长大的杂种。国家疆域的大小,甚至是存在与否(就象以前的犹太人)都不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关键,关键在于这个民族是否有自己的文化意识。浑浑噩噩的中国,浑浑噩噩的中国人最终将失掉自己的身份。 3..... 今天总算读完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很早以前就听说这部世纪交替的旅行日记值得一读,似乎一直忙碌。如今总算读完了,感触良多。一是有感于余秋雨的才华与渊博。这是大家公认的,无论是支持他的还是反对他的。在08年央视的青歌赛上更是让普通老百姓认识他。从希腊文明到埃及到两河流域到恒河流域,古老文明在余大师的笔下信手拈来,借助这样的千禧之旅,得以将藏于胸中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凭借对实际的观察告诉世人。宗教间的纷争,文明的繁荣与落寞,帝王的变迁,甚至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思考。二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的深度。对几大文明的衰落进行总结,分析中国文明得以传承的原因。以及中国文明、中国哲学的内涵,与其他文明的差别又在何处。当然对于这些,我只是在读文章时随着作者的感悟而感悟,自己对此没有研究,似乎也提不出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他们一行人从希腊一路远行回到中国,在尼泊尔入境的时候更能切实感受到中国文明的含义。也让我们有机会随着这部日记远游了一次。三是对于他们万里远行表示钦佩。很多事,很多人,很多文化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看,去观察,去感悟的。旅行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文人有这样一个机会甚是难得,文人敢于接受这个挑战也甚为难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普通人感慨于没有这样的远行机会,金钱是主要的因素,况且这也不实用。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给了我们一次这样的机会,我们能看到这些深层的东西吗?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吗?我们又能将这些思考表达出来吗?我想答案是不能,也无必要。社会分工不同,每个人都饰演着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足矣。读读此类文章,享受一下文化大餐也算是对自己繁忙工作的奖励,让我们偶尔也静下心来感悟一番。 4......我刚读完了《千年一叹》这部日记形式的文学作品,它使我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并且得到了文化的熏陶。此书记了载余秋雨先生在千年之交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他们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他们的吉普车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仿佛把我也带入了他们的“千禧之旅”,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个人感受。这次旅行没有什么鲜明的色彩,也没有繁华的景象,却只看到了曾经鼎盛一时现已经衰落到如此彻底的文明,让你不禁感到悲哀,感到没落!当抵达希腊时,感觉那里只有陈旧和闲散的人民,而当看到了那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爱琴海时,突然想起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和柏拉图,公元前五世纪的世界在整体上还十分荒昧,但如此耀眼的精神星座灿烂于一时,令人望尘莫及。今天的希腊也就是在冷落中与世无争,闲散自如,而埃及却是不同的,它昔日的辉煌几经割断,原有的文字无人懂,古文献也无人能翻译,本体的文化几近湮灭,只剩下了被风化的古代遗址和金字塔可看到一点文明古国的样子。看到古巴比伦遗址的复原,更让人目瞪口呆,他们铲平重建古城遗址,那种历史沧桑感也随之湮灭。可以说文明的衰败导致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儿童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弦,在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学儿童,不认识文字,可他们的祖先却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该天真无邪快乐生活,却硬生生地与政治联系了起来学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到美国,反对禁运”之类的口号。战争让许多孩子的父亲离开了,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们蜡黄的脸,深深的大眼睛,显示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重。河流应该是文明的发祥地,而在印度的恒河边,却让人领略了空前的震撼。很多人都泡在恒河里,认为这样可以治好疾病,还有很多长时间拥塞在河边等死的人,因为这样他们的骨灰可以被撒入恒河。恒河边的情景表现了人的肮脏、丑陋和死亡,这样夸张的裸露毫无节制地释放给他人,释放给自然。那浑浊的烟尘全都融入了晨露,看那恒河彼岸的上方能看到隐隐约约的红日拖出一轮旭日,没有光芒,只是安静的上升。《千年一叹》是我跟随它横贯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穿越了千年时光。它使我开始思考,为何中华文化却生生不息的延续到现在呢?也许是它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中华曾经同样面临着很多挑战与挫折,但也正是由于这个文化,使它节省了很多靡费,保存生命至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那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一直气势磅礴的矗立着,它深邃古老却又充满活力与激情,现在新时代到来了,它依然雄姿英发震撼着世界,所以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华文明的任务同样落到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这是我们的使命,也许我们还做不出什么成就,但只要努力,一定就会有收获!“千禧之旅”已经过去十年,真希望那些国家的环境与政治做法会有所改善,希望世界会更加和平,同时祝愿广核的文化很好的发展下去,让我们共同为广核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造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