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探讨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劳动问题?

如题所述

劳动问题:缺少劳动习惯与劳动意识

举例:寝室卫生打扫

举例说明:寝室每人各自的区域都是自己收拾的,但像扫地、倒垃圾和整理公共区域等打扫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个人全权承包;分几个人轮流制。

探讨:

①我们肯定都一致认为,轮流制好啊,活都一个人干,哪肯定会引起不满呀!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轮流制很可能轮着轮着,就变成一个人承包了。这绝不是其他人联合恶意这样做的。假设A同学是比较勤快的室友,B同学是其他室友。

若一天是B同学做的,垃圾忘记倒了,或者有地方忘记收拾了(或者忘记今天值日),正好A同学看到了,顺手把垃圾倒了,寝室也收拾了。慢慢地,会不会就变成了A同学承包呢。结果可能令人意想不到,最后,大多数都是A同学承包。(也就是常说的,一个寝室总有一个最勤快的。ps:其实这还好,比相互推辞,都不愿意收拾的情况乐观很多。)

②考虑时代背景:我们这代孩子,处于计划生育时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很疼爱我们,从小进行的劳动比较少,劳动习惯可能并没有培养起来。并且,赶上中国快速发展,家庭生活质量好,主动进行参与劳动比较少,而且劳动观念并没有有效培养起来,参与劳动都很被动的进行着(我并没有责怪父母缺少对我们劳动意识与习惯的培养)。

我姐比我大两岁,我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是我一直都比我姐姐勤快,也更愿意进行家务劳动,所以这与家庭环境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我也有些不明白是什么影响的劳动意识…

③拖延症是我们这一代最大的通病!大多数的B类同学,会把倒垃圾的时间推到最后,垃圾桶装不下就先放桶外。为什么这样做,其实就为了少跑一趟倒垃圾,能少倒一次就少一次。地能看的下去,就先不扫了(这是我身边的情况,并不是指所有情况都这样)。

④我属于寝室那个比较勤快一点的人,我并没有太多怨言,因为整个寝室变得更整洁,我的心里很愉快,并且我是寝室长,我觉得有义务以身作则,收拾寝室卫生(但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正在纵容室友懒惰呢?写到这里,我也感到矛盾了)。

⑤我个人觉得,学校缺少了劳动教育课程,这不是指大学教育环节,而是在青少年时期。我的建议是,在小、初中学增加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从中感悟劳动的快乐,感悟“劳动最光荣”的实质意义,培养实实在在的劳动习惯与劳动意识。

综上,我认为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劳动问题是,缺少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至于,为何缺少,在成长的具体环节出了问题,是我还未思考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