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不知道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书名由来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

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5
现在出版的《水浒传》在封面和扉页上著的名字有的是施耐庵,有的是罗贯中,或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意思很明白,《水浒传》的版权或者归施耐庵、或者归罗贯中,或者同属两人所有。但是,无论施耐庵还是罗贯中,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学术界尚无定论。建国以来出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在涉及两人的资料介绍时,都语焉不详,只笼而统之地说:生平未见史传,一般认为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人等等。很显然,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这些所谓的大家,在官家编撰的史书上是无证可考的,后人仅仅是根据古人的笔记、传奇之类材料的零碎记载为参照进行推论,因此,其真实性往往要大打折扣。
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施耐庵,一种认为是罗贯中。持后一说的人多少能提供一些证据,持前一说的,则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
  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关键是施耐庵、蜀贯中这两个人有无其人,是什么地方人,生于什么时候,其生平事迹如何等,都不清楚。
  关于施耐庵,有多家认为并无其人,是别人托名;有人认为是杭州人施惠;有人认为是兴化人施彦端。名有各的理由,但又不能令人信服。不过有一点,就是在《靖康稗史》一书上署名编都和作序者的是耐庵。学术界认为,这个耐庵就是施耐庵。也就是说,施耐庵编写了一部《靖康稗史》,而且这一部书在当很有名气,很受欢迎,施耐庵也就成了很名气的稗史即小说作家。
  关于罗罱中,《水浒传》是早本子署名为“东原罗贯中编辑。”“东原”是什么地方,罗贯中是“东原”人吗?学术界急诊也很激烈。有人据此认为他是东原人,进而考证出就是现在的山东东平人。另外,还有些人认为他是太原人、杭州人、中原人、钱塘人等,不过经过著名学者王利器和罗尔纲先后考证,确认罗贯中就是山东东平人。
  罗贯中的生平事迹虽不十分清楚,
但有几部分作品却已被学术界认可是他编写的,如《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
》、《残唐五代史演义》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由此可以看出,约贯中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小说家。
  中国古代的小说野史,有很多是不署名的,特别是民间一些无名作都编写的小说野史,或者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在前人和品基础上重新加工、改造、编写的小说野史,一般是不署自己怕名字,而对于刊刻书籍的书商来说,作者的名气对书的发行又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有些书商就在刊印时署上某个名人的名字,或者说是某某名人“本”,某某名人编撰,而真正的作者或编撰却被隐去了。高儒在《百川书志》中说:“《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我们可以据此认为《水浒传》是先由施耐庵撰写,后由罗贯中编辑、整理,作者施、罗二人;也可以认为是由其中一人撰写,别外一人是书商硬加上去的;也可以认为是由其中一人撰写,别外一人是书商硬加上去的;也可以认为施、罗二人都不是此书真正撰写者,因为他们在当时名气很,书商为了抬高此书的地位,借以促销,便硬把二人的名字署了上去,而且为了真实可信,还做了分工,“施耐庵的本”,由罗贯中“编次。”
第2个回答  2020-04-26
施耐庵!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灶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转》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转》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署。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不出,专心于《江湖豪客转》的创作。《江湖豪客转》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第3个回答  2020-08-08
01 施耐庵(罗贯中整理)

《水浒传》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而罗贯中则做了整理,金圣叹删修为七十回本。《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列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六才子书之一。其内容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逼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水浒传》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所著,而罗贯中则做了整理,金圣叹删修为七十回本。《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

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

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第4个回答  2021-02-19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至正十六年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人物生平:《施氏谱序》等有关资料记载:咸丰四年(1854年)陈广德(字懋亭)所撰《施氏谱序》云:
吾兴氏族,苏迁为多,白驹场施氏耐庵先生生于明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其第二世处士君,扬一鹤先生曾为作墓志铭。及于施氏之自苏施家桥来迁,即场之田庐复名以施家桥……清咸丰四年岁次甲寅处署后二日赐进士出身浩授奉直大夫户部主事加一级陈广德顿首拜撰。 
而咸丰五年,施耐庵的第十四世孙施峻峰在《施氏宗祠建立纪述》中也写道:吾族始祖耐庵公,明初自苏迁兴,后徙白驹场。由一本而支分派别,传衍至今,五百余年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