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棉衣,到了冬天他们是如何御寒的?

如题所述

古人没有棉衣,到了冬天他们有很多办法来御寒,比较常见的就是利用动物的皮毛来保暖,还有一种就是用动植物的絮状物如柳絮等来制成衣物来保暖,当然了还可以生炉子。

古代的经济条件虽然比不上现在,他们冬天没有棉衣棉被更没有空调,但是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有的是办法来抵御寒冬。首先第一种办法就是利用动物的皮毛来制成大衣或者披风之类的来抵御严寒,这种方法也是当时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古代人喜欢打猎,尤其是一些王公贵族们,他们经常会挑选一些比较重要的日子专门去打猎。在打猎的时候如果能遇到狐狸或者老虎再或者狼之类的,那就太幸运了,因为这些有皮毛的动物身上的毛能够用来抵御寒冬,而且保暖效果非常好,自己用的话可以做成披风或者大衣,就算不是自己用,卖出去也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种方法就是用动植物的絮状物塞进衣物里面以达到保暖的效果。动物的絮状物比如说鹅毛以及鸭毛,这些都可以用来制成羽绒,塞进衣物里面,保暖效果要比棉衣好得多,这种方法在现在都依然在使用,像现在的羽绒服。植物的絮状物比如说柳絮,它和鸭绒鹅绒是相同的道理,也是塞进衣物里,但是保暖效果自然是没有鹅绒鸭绒那样好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应付冬天还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生炉子,不过这种御寒方法只适合于室内,出了室内可就不合适了。不过这种却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现在也有许多人在用。当然了,古人为了御寒还可以戴帽子戴手套。毕竟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天生就是要适应环境的,所以御寒这点小事又有什么难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30

古代人到了冬天,有钱的人就购买一些动物的皮毛来御寒,即便是没有棉花,他们也会用一些布料塞进鸭绒充当棉衣,或者是去购买一些动物的皮毛当做被子,用来过冬,而穷人只能靠一些普通的稻草和柳絮来给自己保暖,所以说在那些有钱人眼里过冬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没有钱的普通百姓,可能会冬天太过寒冷,没有足够的炭火取暖而冻死。
在古代寒冷的冬天,在屋里放上一个火盆也会让房间变得非常暖和,若是再加上一些小巧的手捧火炉,更是让温暖度上升不少,但是这些碳火盆里面所用的炭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买得起的,那些买不起的人就会选择用一些没有烧尽的柴火,将他们放进盆子里,端到屋子里就可以用来取暖,虽然两者差距很大,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

不过跟那些有钱的人取暖方式相比,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就显得非常可怜了,即便是他们将那些干草铺非常厚,也不能够完全抵挡住那些扑面而来的寒气,又因为布料有限,能穿在身上的保暖衣物更是非常少,每次出门都是一种煎熬啊。
可能对于古代人而言,他们更愿意面对的应该是夏天,夏天即便是炎热,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避暑,而到了冬天在冬天取暖却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仍旧在作出一些努力去抵抗严冬,直到后来在一个士兵发现棉花之后,棉被和棉衣也就相继出现,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能更加容易去度过。当然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拥有了暖和的棉衣,还有带来温暖的空调、暖气,所以说我们还是非常幸运的,起码在冬天不会受寒受冻。



第2个回答  2020-03-31
虽然没棉衣,但是古人比现在人要强壮的多,御寒能力也要强,一般他们狩猎野生动物把皮毛做成衣物御寒。
第3个回答  2020-03-31
古人会通过打猎等活动获取大型动物的皮毛,然后把它们做成衣服来御寒。
第4个回答  2020-03-30
古人会将一些动物的皮毛做成毯子,包裹在身上,或者用一些干燥的植物编制起来套在身上,还有烧火取暖,这些都是很常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