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自古以来就有,古人们的嫁妆有多么的贵?

如题所述

结婚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放在现在并不难回答,但是却成为了很多感情的拦路虎,如今高彩礼的现象使得很多有情人留下遗憾,更是让很多男性同胞望而生畏。但在古代结婚的开销远不止现在这么简单,相反古代结婚的压力多来自于女性方面,也就是说嫁女儿是一件十分花钱的活动。自古以来就有着厚嫁之风,甚至因此而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现象,更是诞生了很多人间惨剧。在现在人看来古代的女子地位低下,是无法获得财产继承的,更不要说嫁人之后的基本保障了。但事实却与之相反,古代不但是嫁女儿的开销很大,而且到了一个家庭都难以承担的地步。


古代女子出嫁

另类的女子财产继承

在汉代时女子其实是拥有财产继承权的,如同在《二年律令》之中就曾有记载提及家中如果没有儿子的话,那么女子可以成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其中说“死毋子男代户”就表明了在古代史女子是可以继承财产的,这也是对女子地位的认可。这一点在《太平御览》里同样能找到答案,其中还讲解了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名为精宗的地主在去世之后,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争夺财产的案件。而在精宗去世前三年,便将八石田产遗留给了自己的女儿。而后精宗的女儿因为过早去世,又将田产交给了精宗女儿的长子。从此也能看出遗产分配上,女子也一样占据一席之地,而且属于法律保护的范畴之中。


古代女子出嫁

但是这也只是少数情况,毕竟也并非所有家族之中都会出现没有子嗣继承的情况。那么这也就产生了另外一种遗产继承的方式,那便是“奁产”,俗称也就是嫁妆。而这种财产继承的方式自古油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女子带资出嫁的风俗习惯。而且这些带来的财产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但是终身拥有所有权,而且还能在丈夫去世之后作为自立门户的资本。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这一现象在汉代时更为显著,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就是一个典范。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这让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感到羞耻,可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卓文君依旧是得到了一笔不错的资产,《史记》之中记载“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足见古人在对待女儿出嫁上,从来都不吝惜钱财,更以此视为一种惯例。


女子出嫁成为负担

等到了宋代时期,女子的嫁妆逐渐增多,而且嫁妆要远远高于彩礼,这也就给但是的百姓增添了很多的负担。比如在《宗法条目》之中就曾有过记载“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钱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这里的意思是说一个女子嫁出去所携带的嫁妆多达五十千,即使是第二次嫁人也仍然需要高达三十千的钱财,而这是男子娶妻话费的两倍之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宋朝时期会出现生了女儿很忧愁,生下男孩却很高兴的原因。看来在古代女子反而更加愁嫁,而不像现在因为彩礼望而却步。


古代女子出嫁

而且宋朝时期生下了女儿则意味着一生都要为其嫁妆做准备,比如在《袁氏世范》之中就记载了“至于养女,亦当早为储蓄衣衾妆奁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费力。”这一事实。这也是说当时生下女儿的人家需要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前准备嫁妆,这样才不至于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因为没钱而感到尴尬。而且双方新人的结合钱财也是一个新家庭幸福与否的标准,甚至会成为影响婚姻的重要条件,在《书仪·婚仪》之中记载到“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先问聘礼之多少。”也就是说在结婚前双方家庭就会先问好嫁妆多少和聘礼多少,要是都不能满意的话,恐怕只能是棒打鸳鸯了。


古代女子的高嫁妆

也正是因为嫁妆问题导致了恶劣的社会矛盾,本身有机会出嫁的女子也因为无法承担嫁妆的原因而不得不成为剩女。而男子为了能够获得钱粮,也开始对女子有了挑选的余地,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男女失衡的情况,甚至很多女子终身无法出嫁。


嫁妆都需要什么?

在《诗经》中有提到“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么一句,这也意味着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女子出嫁要携带嫁妆的习惯。而这一句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陪嫁妆不但是很普遍,而且嫁妆也象征着一个家庭是否富有,女子出嫁后能够占据多少地位。


古代嫁妆

有关于嫁妆的挑选则五花八门,比如说《左传》之中记载“辕颇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这是说但是鲁国的大夫辕颇为了自己的女儿出嫁,不惜将田产作为嫁妆陪嫁。而在考古的发现之中,则有着关于嫁妆的更多描述,比如动物家畜,像是猪、狗等等都是先秦以前陪嫁最为常见的财富。更为直接的则是除去家庭财富以外,以人或者劳动力作为嫁妆的方式,比如经常能听到的陪嫁丫环便是一种。不但是要随着主人家一起出嫁,还要继续服务于新家庭。


司马炎

等到嫁妆发展到了后期则不再是使用具体的物资作为嫁妆,比如《晋书》之中就记载了司马炎在出嫁公主时,直接将嫁妆折现,而这也就开启了之后嫁妆为钱的先河。其中记载:“公主嫁由夫氏,不宜皆为备物,赐钱使足而已。”;这也是一种灵活的转变,但一样也是一种恶性风俗的开端。等到了宋朝及以后,嫁妆的准备也是越发夸张,像是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可能还要因为女儿出嫁而背负债务就如同苏东坡曾借了两百贯钱,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外甥女出嫁。


之所以会造成这中嫁妆越发偏高的现象也很好理解,古人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出嫁之后能够在夫家有一席之地,之后的生活不至于太苦。同时也是长辈对于新人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帮衬一把。但社会的风气却像是连环反应一样,造成了剩女增多,甚至穷苦人家不敢生养女孩,为了能避免将来的负担,遗弃或者杀死,这些都违背了本来的美好初衷,实在是得不偿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