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些原因,让秘书赵烈文断言大清熬不过50年?

如题所述

坐享太平天国运动之红利,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强势崛起,并深刻影响着晚清政治格局之演变。湘系集团猛将如云,谋士如雨,阵容堪称豪华,令人非常羡慕。湘系谋士众多,且各有所长,如章寿麟力大无穷,脑子也灵活,两次将曾国藩从水里捞上来,“援一人而援天下”;左宗棠、李鸿章则不用说,都是大清中兴名臣,李鸿章还被誉为“东方俾斯麦”,虽说他不是“铁血”。不过,若要评出湘系第一谋士,也就常说的秘书,左宗棠、李鸿章还排不上。那么,谁人才是湘系集团第一秘书呢?答案是,赵烈文,此人在“同光中兴”期间就断言大清王朝熬不过50年;王朝覆灭后定然会出现军阀割据局面,天下群雄纷争,一片混乱。

赵烈文是江苏常州人,号能静居士,湘系集团第一秘书,也是近代第一预言家。1855年11月,翼王石达开从湖北杀入江西,与曾国藩展开激烈争夺,赵烈文正是此时从家乡前来投靠湘系集团。当时,曾国藩还书生意气十足,远没有后世所吹捧的那么神,是成功学家、人际关系学家;他丝毫不理会赵烈文,还带他去参观樟树镇大营,炫耀自己的武功。不过,赵烈文很不屑,直言湘军太“钝气”,纪律也很散漫,肯定会被太平军吊打。领导都喜欢吹捧,曾国藩也不例外,赵烈文不识抬举,曾国藩直接让他滚蛋。不过,很快这预言就成真了,翼王石达开从吉安率主力前来增援,一举攻破樟树镇大营,歼灭湘军老兵2000余人,主帅周凤山狼狈逃回南昌。要知道,江西湘军主力也就5000人,此时被报销2000余人,可谓是伤了元气。如此,曾国藩对赵烈文刮目相看,便将他留下来为自己效力。此后,赵烈文就成了曾国藩之坐上宾,湘系第一秘书,地位很尊贵。

1864年7月,曾国藩灭亡太平天国,随后便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第一大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随后也在福州建立船政局,近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与此同时,大清设立总理衙门,专门与外国打交道,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北方活跃的“捻军”也基本被搞定,华夏大地硝烟散去,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太平。如此之景象,被后世称为“同光中兴”,是大清再次复活之表现,也是人民幸福之日子。

1867年7月,曾国藩春风得意,邀请赵烈文前来两江总督做客,并探讨天下大势。曾国藩认为,此时“发捻之乱”已平定,中兴名臣也不少,洋务运动也正搞得热火朝天,这是大清中兴之迹象,是人民之福气。但赵烈文再次打曾国藩脸面了:“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分剖离析。然而主德隶重,风气未开,若无抽心一烂, 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直言:大清熬不过50年,中华即将陷入动乱,内斗不断,乾坤颠倒。

此时正是“同光中兴”,君臣都在享受这难得之美好时光,且还有一帮中兴名臣在努力工作,赵烈文却说大清不行了,准备亡国。赵烈文:“君德正,然而国势隆盛之时,士大夫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已经很多。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说大清灭亡不可避免,谁也救活不了。对此,曾国藩不信,“吾日夜望死,忧见宗庙之陨落。你不是戏论吧?”认为他在开玩笑。赵烈文则如是回答:“当着老师您,我虽善谑,何至以此为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皇帝很快就被迫同意退位,袁世凯登上政治舞台;袁世凯死后不久,华夏大地陷入军阀割据混战之局面。此时,距赵烈文之预言,仅仅44年,果真是50年之内大清必然灭亡。那么,赵烈文有何依据呢?难道他能洞察天机吗?

历史上预言家很多,最牛的莫过于鬼谷子、姜子牙,以及被神化的袁天罡、李淳风等,毕竟《推背图》这部奇书,已经成为算命先生之必备品。那么,现实中果真有人能洞察天机,看到社会发展之最终结果吗?答案是否定,因为许多预测东西都是后人附会,主观上加以解释,大多是“马后炮”。但是,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预测,但不是天机,而是人事。综合一个时代之社会背景、经济、政治、文化、民生、领导层魄力等事项,还是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王朝之发展前景如何。赵烈文断定大清熬不过50年,且灭亡后会出现军阀混战局面,也是基于这些因素得来。当时,国际列强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社会生产力推向另一高峰,并朝着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方向前进。如此,中华所处之国际环境只是表面安宁,实则暗流涌动,随时可能被帝国主义之新侵略浪潮所淹没。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华所处之国际环境的确堪忧。那么,国内情况又是如何呢?“京城中来人说,都城里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经常发生,而市肆里乞丐成群,甚至于妇女也裸身无裤可穿,民穷财尽,恐怕会有异变。”可知,贫穷、落后、愚昧、迷信、混乱、偷盗、抢劫等现象充斥着中华大地,大清如同一棵垂死之大树,看不到丝毫生机。如此之危局,满清朝廷又是如何处理呢?能否扭转乾坤,力挽狂澜呢?赵烈文对慈禧、恭亲王等核心要员不看好,慈禧只会玩弄权术,暂时稳定局势没问题,可并非长久之策。恭亲王奕呢?此人是洋务派在中央之代表,支持搞工业化,主张学习西方,人称“鬼子六”,算是满蒙集团中比较开明之勋贵。然而,恭亲王也只是“徒具小智尔”,小聪明可有,但绝对没有大智慧,没有开阔之国际视野,没有大刀阔斧改革之动力与魄力。如此,大清这艘烂船也只能是修修补补,继续在大海中漂浮,并一步步走向沉沦。

大清内忧不断,外患不绝,而满蒙集团中又没有可堪重任之英才,帝国如此,岂能不灭亡呢?此外,汉族地方势力坐享太平天国运动之红利,如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之巨大政治力量;这些潜在的割据势力,一旦没了清朝“道德”上之束缚,彼此之间自然会展开激烈争夺,形成军阀混战之局面。赵烈文预言准确,大清50年内灭亡,华夏大地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都一一验证。幸运的是,曾国藩与赵烈文都没能看到预言之见证,相继于1872年,否则内心将会更加痛苦。因为,预言家的悲哀是,能预测,却无力改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