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卫星的时候如何预测天气?

地面上的几万个气象站,也很难将气象变化预报得很准确

在没有卫星时候,人们通过气温变化,以及一些小动物异常行为预测天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结出了很多关于天气的农谚。

如蚂蚁搬家、螃蟹上岸等等,这些小动物的行为都预示着将有大雨来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3
具体来说大约有这几种方法:

1、阴阳五行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的原理,将世界万物分为阴、阳两种状态以及金、木、水、火、土五种形式,依照阴阳五行的转化规律进行天气预测,这反映了我们祖先洞察天地、认识事物的初始愿望。

2、天气农谚

在《诗经·幽风·七月》中记有一年各月的物候现象,这是有关天气谚语的最早记载。后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更多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等。

3、经验总结

经验是古人进行天气预报的主要依据。比如,一些古代诗人知道云中含水的常识——“纵使清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同时似乎也清楚云雨转换之道理——“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4、风雨雷电现象

我国出土的甲骨文上已经有风、雨、雪、云、虹、雷等天气现象,还利用占卜来预测天气信息。这说明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认识到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5、根据动物预测天气

动物的感觉系统相当敏锐,古人便根据动物的行为表现,来预测天气了。比如,燕子低飞、青蛙鸣叫、蚂蚁搬家、蚯蚓出洞则都是下雨的前兆;早晨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这是因为天气晴朗时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

6、看云识别天气

古人还根据云层的薄厚、颜色总结出了一系列天气和气象谚语,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尤其是在《吕氏春秋》中,还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对预示着不同天气的云进行了简单分类。只是古人对云的认识,大体还处于直观的感性阶段。

7、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先贤制定的一种指导农事的历法,而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所以古人就总结出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

8、钦天监

钦天监是一个政府部门,也是古代的气象局。它在秦汉时期就已设立,具有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职能。到了明清两朝的时候,开始有了西洋传教士在钦天监任职,如康熙年间的汤若望、南怀仁等,都担任过钦天监的主要官员。

9、看风识别天气

还可以根据风来预测天气,如“东风下雨,西风晴”,“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等等,说明不同的风会带来冷暖干湿不同的天气
第2个回答  2020-06-03
以前没有卫星的时候,如灰色天气以前没有卫星,是完全是靠着高空放的高空气球来判断高空各地方的气压气流气温等等,然后全国统一报道一个数字,什么高压渠道去,原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电视就是广播里头每天到点都报一下的几项数据,就是为了干这个用的,所以说没有已经是照样可以预测天气的。
第3个回答  2020-06-03
在没有卫星的年代,人们主要是根据云朵的变化、植物、动物、占卜来推测天气。比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还有燕子低飞、青蛙鸣叫、蚯蚓出洞、蚂蚁搬家等都是下雨的前兆。
第4个回答  2020-06-03
以前没有卫星的时候是如何预测天气?古代没有卫星是根据云的变化以及动物界对于天气的预测,来初步预报天气情况。蚂蚁搬家,燕子低飞,这些都是下雨前的征兆,同时也会运用民间的风俗习惯,俗语来推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