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行书、草书,各具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体端正,字体中的楷模,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草书:结构简省,偏旁假借,简易流美,潦草中不失规矩,奔放飘逸,有内涵美,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3
1)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
(2)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3)草书: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