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进入封建的“中世纪”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消亡罗马共和国在不断内乱的打击下,共和制逐渐走向没落,政权落在了独掌兵权的屋大维手中,开始了罗马帝国时期。
公元1至3世纪,由于内战的结束和对周边民族和地区扩张战争的暂时停止,航海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长期稳定和发展时期,即“罗马和平”。帝国西临大西洋,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北抵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南及北非广大地区,成为称雄一时的强大帝国,罗马城则被称为“永恒之城”。
在公元3世纪,帝国出现了全面危机。奴隶主残酷的压榨,使奴隶失去了最低限度的劳动积极性。他们消极怠工,甚至毁坏庄稼。农业的衰败波及到工商业,城市也失去了商旅云集的繁荣景象。大庄园主挖沟筑垒,建立私人武装,逐渐演化成割据地方的豪强地主,大大削弱了中央的权力。各行省的驻军自立首领,拥兵自重。皇帝成为地方军阀的傀儡。
公元238年,元老贵族拥立的4个皇帝相继被军人杀死。随后的15年里,走马灯似的换了10个皇帝。军人出身的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利用自己对军权的控制,一度强化了集权统治。君士坦丁还将首都迁到拜占庭,定名为君士坦丁堡,企图借助东方行省的经济力量来维持帝国的实力。君士坦丁力图保持奴隶制度,强调奴隶主的特权。他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利用基督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教义作为精神统治的支柱。但君士坦丁挽救不了奴隶制帝国的命运,帝国内部不断爆发起义,周边民族的不断入侵更加剧了帝国的危机。
公元263年,西西里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273年,罗马造币厂奴隶也掀起了争取自由的斗争。大约与此同时,高卢爆发了大规模的“巴高达”运动。起义军占领许多城市和乡村,推举自己的首领为皇帝。
4世纪30年代,北非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战土”)运动,他们到处打击奴隶主和大地主,使西罗马帝国统治更加虚弱。
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又受到日耳曼人的攻击。日耳曼人骁勇善战,被罗马人称为蛮族。他们在西进的匈奴人的逼迫下,成群结队自东向西迁徙,潮水般地涌入罗马帝国境内。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迁居到巴尔干半岛北部,不堪忍受罗马官吏、奴隶主的压迫,开展了英勇的反抗斗争。
在内外交困的打击下,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噩梦并没有结束。5世纪初,西哥特人再次大举进攻。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率领大军开进意大利,直逼罗马。出征前,阿拉里克向妻子许诺:要让罗马城里最有地位的贵妇人侍奉她,要把罗马城内的财宝都赠给她。
当时,西罗马17岁的皇帝荷拉留是个低能儿,听说西哥特人攻来,吓得手足无措。幸好他的执政官斯提里科精明强干,迅速调来军队,利用西哥特人庆祝复活节的时机,偷袭西哥特人,获得大胜,并且俘虏了阿拉里克的妻子。斯提里科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深知,西罗马决不会最终打败西哥特人的。因此,他与阿拉里克订立了和约,结为盟友。
几年后,西罗马有位将军反叛,斯提里科想借助阿拉里克的力量平息叛乱。不料此举遭到罗马元老院的强烈反对。元老院贵族向皇帝进言,说斯提里科想利用阿拉里克推翻皇帝,企图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低能皇帝听信谗言,下令处死了斯提里科父子。罗马皇帝此举正好给阿拉里克制造了发难借口。阿拉里克以替朋友和盟友斯提里科报仇为由,率军进入意大利,直逼罗马城下。
阿拉里克率军团团围住罗马城,并切断了罗马城内的粮食供应。眼见各地奴隶贫民纷纷投奔阿拉里克,而罗马城内因饥荒和瘟疫而一片萧条,皇帝荷拉留龟缩在拉温那又不思解围,罗马城内的贵族不得已派人向阿拉里克乞降。阿拉里克傲慢地对罗马使臣说,罗马城除了居民的生命,其他的东西都要带走。罗马使臣又试探着说:“城内还有积极备战的士兵。”言外之意是罗马人不能接受太过苛刻的条件。阿拉里克大笑着说:“那好,草长得越茂盛,割起来越顺手!”经过再三请求,阿拉里克答应撤兵。西罗马为此付出的是大批财宝、释放所有外族奴隶、派贵族子弟当人质的代价。
不过,西罗马皇帝对这个结局,并不难过。他拖延时间,等东罗马援军到来后,他明确宣布,拒绝与阿拉里克签订和约。阿拉里克决定攻陷罗马。410年,西哥特人联合匈奴再次进军罗马城。奴隶们在夜间打开城门,迎接西哥特人。这座固若金汤的“永恒之城”,800年来第一次陷入敌手。昔日奢华的帝都惨遭洗劫:到处是尸体和鲜血,许多人被卖为奴隶,罗马城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统帅奥多亚克废黜了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了。
此后,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了大约一千年的时间,但它已失去了昔日罗马帝国的辉煌。从此,欧洲历史进入了封建统治的中古时代,被称为“中世纪”。“赃满一匹者死”的惩贪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