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舞派》为了梦想,你可以去到几尽?

如题所述

《狂舞派》的梦想或者看起来是不切实际、是逃避、是互相指责的,叙事上是有缺陷的,但起码能完整把故事说好。在如此的港片市道下,能有这样的一部正能量电影鼓励人心,在炎炎夏日把青春挥霍,来得合时。讲到舞蹈题材的电影,过往香港不是没有,有邱礼涛执导的《给他们一个机会》也有纪录片作品纪录著一群跳街舞的青年人。但要讲到青春热血的暂时只有《狂舞派》可以做到,它所代表的不只是舞蹈的本质,而是追梦的本质。有人坚持要耍太极,玩一门别人都取笑的项目,有人坚持跳舞,没有舞蹈就会迷失。以「武」入舞,而「舞」入武。把两种运动连系在一起,学懂刚柔并用,学懂专注的态度。而戏中最突出的是莫过於把街头文化带到当中,例如是跳跃的危险动作、涂鸦文化,当然少了不街舞。现实的问题是不少人都认为街舞是「烂仔」所为,误解太多。甚至最真实的是在理工大学里的舞蹈学会也没有认受性,导演与监制看到了校内的这一个画面,萌生了剧本的原型。这部电影的诞生更不容易,用了三年时间挑选舞者,再到各电影投资会融资,终遇上伯乐。故此,黄修平的确去得很尽,他的导技是有限的,但可看到他的努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6

《狂舞派》是一部香港制造的青春热血歌舞片。阿花就像麦兜一样,普通平凡,扔在人堆里,绝对不会引人注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孩,有着对舞蹈的无比热忱。就像她哭着对rooftoppers说的那样,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想的就是跳舞。阿花的这些话句句都戳中了我的心底,曾几何时,我也曾像阿花一样,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想着我的那个梦想。可是最后现实的洪流里,我渐渐失迷了自我。前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个漂流到大海的玻璃瓶,一直晃呀晃的,期待被人拾起。直到玻璃瓶被尖锐的礁石撞碎了,可是我依旧不想上岸。终于,打开电脑,看了《狂舞派》。直到影片结尾的花絮,都是舞蹈演员为了这部影片受伤,停顿了几分钟,站起来,拍拍尘土,微笑着摆摆手说没事。这样一部从开头“香港电影发展基金”到结尾的花絮,无时无刻不传达着一个叫“梦想”的词语的影片,真的让我动容了。影片里的阿花,让我看到了自己一直期待看到的样子,坚毅、傻傻的,为了梦想可以拼尽全力。许久许久,没找到这样的自己了,许久许久没拥有这样的自己了。是时候,放开枷锁,重新出发了。看完影片后的某天,在地铁里,我没有再想起Mr.P,因为站在我前面的蘑菇头女孩,让我想起了阿花。好像她下一分钟就会回过头,冲着我笑,露出了那颗可爱过官恩娜的小哨牙,对我说:“为了梦想,你可以去到几尽?”《狂舞派》是一个尝试、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热血故事、也是一个奇迹。有无数的文化人与影评人在社交网络上宣传这部电影,全城一致好评。原因,无它的,就是它跳出了青春与活力。

第2个回答  2017-11-06

《狂舞派》是2013年香港地区最为备受瞩目的新片了,导演兼编剧黄修平更是凭借此片,一举击败大热门《风暴》的导演袁锦麟和《僵尸》的导演麦浚龙,成为第33届香港新晋导演。平心而论,比起前两部的拍摄手法和主题立意,《狂舞派》都要略逊一筹,特别是影片里导演对部分镜头的掌控还是稍显稚嫩的。但是为何金像女神会抛弃像《风暴》这样的炸中环视觉大戏亦或是像《僵尸》此类对香港黄金时代电影的致敬情怀,而偏偏垂青一部没有任何大咖甚至小卡司都没有的影片呢?这还是得从整个香港社会的大背景说起。从郭子健《打擂台》那年开始,香港金像奖开始越来越重视和关爱本土的影片,最为明显的便是去年打着港女标签的“余春娇”击败周迅,夺得了影后。虽然,合拍片成为主流大军,但是香港人最为坚守和最后会拥抱的依旧是所谓的狮子山精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