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的几个比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财务管理中数字本身并不是关键,只有解读数字背后的秘密,我们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赚钱能力和经营状况。

一、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

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之前,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强;相反,这个比率越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弱,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弱。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

当这个比率为2:1时,说明企业的流动资金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便流动资产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企业也可以保证偿还全部的流动负债如果某个企业的流动比率低于正常值,那么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就会增大。而企业的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都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它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并不一定就非常强,因为流动资产不仅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这些变现能力强的资金,还包括存货、待摊费用等变现时间较长的货物。如果企业中存在存货积压、滞销、残次和冷背等情况,那么偿债能力自然就会降低。

2、速动比率

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其他流动资产,这些资产可以在短时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及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该计入其中。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100%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应该维持在1:1,也就是说企业的每1 负债都可以变现为1元的流动资产来抵偿,它是短期偿债能力最可靠证。速动比率并不是越低越好,如果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风就会降低:速动比率过高,就说明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得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但是账面上的应收账款并不一定都能短期变现,所以这个数字也并不是非常可靠。

3、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即现金等价物)流入量—流出量

4、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该比率越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5、产权比率:

是企业负债总额和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通过这个数值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资本构成是否合理、稳定,也可以让股东们看到自己的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一般说来,这个比率在12左右,产权比率越低,股东的权益越有保障,同样得到的报酬就会降低;相反产权比率越高,股东的权益面临的风险就越高,获得报酬也就越高。

6、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分母的“利息费用”指本期的全部应付利息:“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资本化利息;分子的“利息费用”指本期的全部费用化的利息:计入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的本期费用化部分]

7、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反映了企业某一阶段的经营状况和现金回流情况。我们这里需要了解两个比率的概念,即现金到期债务比和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值为1.5。)

现金流动负债比=一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值为0.5,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债的保障程度。)(现金流量债务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100%)

上面这些比率反映了企业的变现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偿债能力。

其实,在财务分析中还有很多比率,其中包括运指数、每股盈余,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等等。这些都是分析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要指标。

二、营运能力

8、存货周转率

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它是来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即考察企业的存货流动性和存货资金占有量是否合理,企业通过观察这个数据提高自己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短期债能力。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00%

它是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的具体体现,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的数字是3,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存货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存货转为资金的速度也就越快。而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也越快。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通常会运用这个数据来观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绩效。与存货周转率相关的还有一个存货周转天数,它就是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所需要的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

一般这个数值为120,它同样反映了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以及企业的变现能力。

Besides,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值

三、盈利能力

9、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的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的数字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但是我们在分析它时,应该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综合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Besides,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 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销售收入

净利润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总资产报酬率= 净利润 / 总资产平均值

权益报酬率= 净利润 / 权益平均值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

四、发展能力

10、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世界500强主要是以营业收入的多少进行排序的。该指标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指标为负值,则说明企业产品没有适销对路、质次价高,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产品销售不出去,市场份额萎缩。

Besides,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

五、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本身并不是关键,也并不是说某些比率越越好,或是越低越好。我们在对这些比率进行分析时,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找到有意义的指标进行比较,找到数据背后的原因。另外我们应该将一系列相关数据和事实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分析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