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主要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文言文:

1、《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2、《齐桓下拜受胙》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

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3、《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马说》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诲学说》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3
《晏子使楚》(佚)
晏子使楚,至楚都郢。入城门,过街而行。偶值一老妪伏地而呼,其声哀而衰,闻之不忍,察行见者众,犹未有稍顿而助之者。
使左右助立其身,问其故,妪谢而告之。留一人送家归,遂入宫。
即见楚王,王居高而问曰:“寡人之治,比之于齐则何如?”
晏子对曰:“楚地广博而多众,晏之所闻狭而微,莫能以之断。惟方于都巷,遇一老妪伏地唉呼不绝。所经见者众,老者有之,少者有之,富者有之,贫者有之,壮者有之,弱者有之。得无所助,何也?”
王曰:“有此竟事事楚?必以法法之。见而不能为者,无咎。能见而不为者,尽笞三十,罚百锾,恒然无事矣。”
对曰:“王欲以法治事,恐不能成。烹、裂、宫、斩之刑,尚不能止罪,况于笞罚乎?”
王不悦,诘曰:“罚不能尚免,如之则何可?”
晏子对曰:“当循其本,吾闻一商贾扶人而不能自证,反受污而被罚。申之于廷理,廷理不能尽察而责问曰:‘苟非汝,何以扶之?’由此观之,民之避之至于斯,犹可知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为贵,法为备,德备,法匮。”
“昭王曰:‘楚国无以为宝,唯善以为宝。’以善度人,以据伐人,今之事,可免矣。”
晏子携左右辞归。
王叹曰:”晏子虽短,不亦材乎?昔寡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之,不亦谬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