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猪行业来说,前景到底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农村农民现在大量的建养猪场,养猪的前景如何?

我认为今年养猪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明年开始就难说了,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嘛,生猪存栏量不足的问题今年还不能完全解决,但是明年就有可能会全面恢复了哟。

现在农村农民之所以大量修建养猪场,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国家对生猪养殖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对扶持补贴的范围进一步放宽。

国家为了鼓励农民朋友积极补栏养猪,在去年出台的各种补助措施上,进一步加大的扶持补助的力度。比如对于银行贷款的贴息补助,将过去“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门槛下调为“500头以上”,让更多的养殖户能享受到这个优惠政策;在养殖用地方面,将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到农用地范畴,允许农户占用必要的基本农田进行畜禽养殖;对于因疫情病死的无害化处理补助方面,将享受范围由过去单一的生猪扩大到了鸡牛羊等畜禽。

2、“禁养”条件放宽,促使更多的农村养殖户能够从事养殖业。

过去为了防治养殖业给环境生态带来影响,部分地区设施了“禁养区”措施,个别地方甚至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对养殖业进行严格的控制,让很大一部分愿意养猪的农户不能喂养。

如今这些措施得到了放宽,国家已经明确禁止各地擅自随意划设“禁养区”,使得很多农民朋友也能如愿养殖了。

3、猪市持续的高价行情刺激着农民朋友涌入养猪行业。

国内猪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涨,一直持续到今天,中途虽有一起起落,但总体趋势仍然是在高位运行。并且就目前养殖行业的形势来看,猪市价格在年内大幅度回落的概率也不高。这就必然会刺激很多的农民朋友积极建圈增栏,都想利用这次难得的行情分到“一杯羹”,这种心理其实也很正常,值得理解。

养猪前景如何、会不会出现亏损?

实际上养殖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就算疫情平稳、经济发展顺利的时候,养殖业也充满了市场的风险,所以亏不亏的问题,要看你如何去养殖、运气怎么样?

1、今年内前景看好,来年存在不确定性

生猪存栏量的不足,在今年内会继续存在,只不过是程度多少而已。但是到了明年,合大中型养猪场的扩能效应就会显现、各零散养猪的数量也会突飞猛进,生猪的存栏量必将大幅度增加,供需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小。

所以我认为今年之内的生猪养殖,前景不错,只要注意管理,做好疫情防控,一般而言都是可以赚到钱的。但是进入到来年,情况如何就说不清楚了,未来的前景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了。

2、如能确保不被疫情侵扰,基本就能保证有利润空间。

非洲猪瘟疫苗到了今天,仍然对生猪养殖具有较大的威胁。其相应的疫苗尚未成功研制出来,养殖户还不能提前给生猪进行免疫接种;疫情在各地仍然时有发生,单是截止到今年3月,已经报道的疫情案例就有10多起,所以今年养猪的疫情防控,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充分做好防疫工作,确保生猪不受疫情的侵扰,那在当前的高价形势下,养殖户还是具有不小的利润空间的。

3、新冠疫情的防控在我国取得较好的成功,也为养殖户们带来了利好的局面。

新冠疫情在世界蔓延,西方大国基本都成了重灾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经济结构和外贸出口。但是新冠疫情却在国内得到了较好的防控,我们的疫情形势已经大为好转。

进口猪肉来不了,消耗需求没降低,所以国内的养殖就更加凸显出重要的位置,这也必将支撑着猪价不会出现突然大幅回落的可能,所以今年的形势对于养殖户还是非常有利的。

总结全文:

综上所述,我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决定了今年的养殖形势不错,前景看好。但是到了明年,一些对供求关系不利的因素逐步被化解,再加上养殖户的剧增,未来的行情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树立“抢抓机遇、见好就收”的理念,才能确保成功!

大家对此还有什么补充呢?欢迎在下方分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5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仍较为明显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呈显周期性特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所谓猪周期是指遵循“母猪数量减少——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母猪补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母猪去产能”的一个循环,市场价格机制推动产能变化是猪周期的成因。

以往发生猪肉价格大幅失衡,国家层面会通过政策、资金、行政手段等方式促使猪肉价格尽快回调。自2021年9月起,国家坚持以预警调控为主,通过抓住“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指标进行生猪产能调控,平滑猪周期的波动,未来猪价或将减少大幅波动,整体较为均衡。

猪肉价格处于最新一轮周期调整后的低位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最近一次猪周期发生在2019-2021年,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出栏下降,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均价涨幅较大。2020年,虽然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因为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因此2020年生猪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明显回升,猪价快速下跌,目前猪肉价格处于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在2021年7月开始进行能繁母猪去产能,能繁母猪数量连续下降,目前能繁母猪处于合理水平。

政策积极响应猪周期波动规律并逐渐侧重长效调控

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猪瘟防疫事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肉食品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短期政策包括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增加信贷支持、压实猪瘟防疫工作等,长远性政策包括制定生猪产能管理方案、制定猪瘟疫情防疫方案等。

展望未来,政策对于生猪养殖的管控更侧重长效机制、提前预警,未来几年生猪养殖行业价格波动有望相对平滑,而商业化育种实现品质改良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猪价短期上涨属正常反应,缺乏长期上涨动力

从2019-2022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变动情况来看,在经历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生猪存栏量显著下滑,导致猪价明显上涨。2020年生猪存栏量仍未恢复以往水平,故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以来,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猪瘟前水平,供给充足,猪价下滑。

进入2022年以来,生猪存栏量有波动下滑的态势,从价格上看,2022年4月以来猪价呈现上涨态势,表明行业不断推进去产能后市场价格迎来回暖。但整体来看,目前生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高位,生猪存栏量充足,中长期涨价难以持续。

而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从能繁母猪到肥猪出栏需要10-11个月养殖期,即能繁母猪的数量能够影响10个月后生猪出栏数量。2019-2021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上涨,主要是非洲瘟疫之后的产能扩大;2021年7月拐点以来,能繁母猪开始进行去产能,连续9个月产能不断下滑,截至2022年5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2.2%,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

2022年4月以来猪价上涨,更多是产能调减后市场的正常反应,但随着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回升,且能繁母猪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猪价缺乏进一步上涨动力。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03
养猪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赚不了太多钱,反而会亏钱。
第3个回答  2021-06-03
前景非常不错,这是因为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这些养猪行业得到正常的运作和经营,然后赚的钱也比较多。
第4个回答  2021-06-03
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人们都很喜欢吃猪肉,市场是非常大的,但是想像以前那样卖出高价是不可能的了,应该会恢复正常的价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