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政策出来后,70后职工受不受影响?

如题所述

延迟退休的政策出来后,70后职工受不受影响?由于70后职工包括了从1970年到1979年出生的群体,时间跨度为10年,总体年龄也会相差10年,目前的最大的是51岁,最小的42岁。对于延迟退休政策出台以后是否会受到影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观点:

第一,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我国职工的退休年龄,男职工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对从事有毒有害和繁重体力劳动等特殊工种工作岗位的人员,特殊工种工作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男性可以在55周岁,女性可以在45周岁提前办理退休;对于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经过医疗机构鉴定符合病退的条件的人员,男性达到50周岁,女性达到45周岁,可以提前办理退休。

第二,70后职工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情况分析。

在70后职工中,1970年,1971年出生的女性,按照相关的政策,70年出生的女职工已经在2020年办理退休,71年出生的女职工将在2021年办理退休,即使是1975年左右出生的女职工,也会在2015年左右办理退休,所以对于这部分职工,不管延迟退休的政策什么时候出台,对于他们都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但是男职工和1975年以后出生的女职工,可能多少会有一定的影响。在男职工中,目前年龄最大的距离法定的退休年龄还有9年,最小的还有18年。1975年以后出生的女职工,到现在也只有46岁左右。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还有4年到9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延迟退休的政策在2021年推出,那么对这部分职工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第三,延迟退休的政策是渐进式的。

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发展规划的建议草案,我国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政策。虽然延迟退休的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台,但是信号已经发出了,在十四五期间出台相关的方案,在2035年之前全面开始实行,这是完全可能的。根据相关报道,最近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具体的延迟退休改革方案。方案会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等。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人社部在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统筹社会各界建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由此可见,延迟退休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发出了延迟退休的信号,但目前离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一定的近距离,究竟延迟退休方案的内容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目前还是未知数,我认为总体上对70后的女性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男性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是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对于70后职工总体上影响是不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9
1.什么是渐进式延迟退休?

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这几年一直是经常见诸报端,也经常引发大家对这一政策的讨论,最近的在2020年11月相关会议上,相关部门正式提出了延迟退休的“执行方案”,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实行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提前退休

尽管仍然没有正式的对外发布,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延迟退休是早晚的问题。

延迟退休是相对于当前我国实行的退休政策来说的,按照我国当前的退休政策规定,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分别是:

男性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女干部(管理岗位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特殊工种符合条件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提前5年。

而对于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为了缓和延迟退休可能会带来的冲击,我国将会根据具体的国情实行渐进式的退休政策。

延迟退休示意图

人社部的相关负责人说,我国将会实行每年延迟3个月的渐进式退休年龄方案,如果正式实施的话,本来应该是60岁退休,但是在执行渐进式退休之后,可能要等到60岁3个月的时候退休。

根据这个渐进式的退休方案,我们可以计算出在新方案下的退休年龄分别是: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2.实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的退休政策开始于1978年,当时中国尚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初级阶段,人工人力在社会生产当中占有重要的成本,所以,当时指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必要的,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于法定退休年龄做出修改也是必要的。

1.社会老龄化效应显现。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1年2月8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的一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最直接一点影响就是社会保障压力的剧增,本来就是几个年轻人的社保供养一个退休人员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延迟退休,缓和人口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巨大压力。

2.社会环境改变,60岁还可以保持足够的工作能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跟1978年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主要重劳动力的工作均可以通过机械完成,反而是对工人的操作经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人均寿命已经到了77岁以上,而60岁的时候,精力体力尚可,经验也足够丰富完全可以继续胜任工作。

现在,在很多企业当中,退休之后继续返聘的工人人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在工作层面来看,延迟退休是完全可行的。

日本老龄工作者

3.延迟退休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根据相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 的退休年龄在60-67岁。

以老龄化比较明显的日本来说,他们就是被迫推迟退休年龄的典型例子,目前日本社会中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近35%,并且在日本的各行各业中60多岁和70多岁的老年人,甚至是包括在出租行业当中。

因此,综上所述,实行延迟退休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当今年为止,70后的部分女性刚好50周岁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对于他们来说,一旦新的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影响也是最大的,毕竟意味着她们要比之前退休的人多工作一段时间。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先说结论,70后的女性员工退休不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是70后的男性职工就不好说了。很有可能形成一个女性职工正常退休,而男性职工延后退休的尴尬局面。目前的实际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会提前进行退休,或者在一定年龄进行转岗。包括一些长时间沾染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人,还有从事高危职业的人,还有一些特殊岗位。这些人的退休会适当提前。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些延迟退休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出现了缺口,毕竟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力必然会出现紧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建设中实际上还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有经验劳动力的价值是远远超过无经验劳动力的。我们从小的时候就知道我们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些年来看,身边的老人开始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养老保险资金链开始出现了紧张。毕竟原来的养老基金是一个年轻人缴纳社保,用来养一个老人。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年轻人所缴纳的社保需要养好几个老人的情况。为了缓解资金链的紧张,才有了延迟退休的政策。毕竟养老金是退休之后才可以领取的。而在没有退休的情况下,每个月还是要定期定额地缴纳养老保险。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养老基金目前面临的困境。

但是延迟退休政策不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进行延迟退休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老员工消极怠工的情况。毕竟这些他们已经劳累了一辈子,为国家建设奉献了一生。如果在强制要求他们多干5年的话,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很乐意。

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我倒是有几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解决劳动力缺口最好的方式就是对现有工业体系进行升级。也许在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但是我相信这只是阵痛。当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之后,需要的劳动力就少了,但是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毕竟对于一台机器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原料和润滑油,那么它就能一直工作下去。而且要尽快推动工业信息化。

第二个建议:我认为应该继续推行教育改革,现阶段的教育其实是存在问题的。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各大高校培养的管理类人才有很多,但是技术型人才相对较少。如果提升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那么劳动力问题能够保证,顺带还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第三个建议: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不会缴纳社保,不仅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上了五六年班了,仍然没有缴纳社保。一方面是单位不愿意出这笔钱,另一方面是学生也没有缴纳社保的意识。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对于社保缴纳的监督,这才是解决养老基金缺口的最好方式。

第3个回答  2021-02-01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所有人都期望的事情。过去,国人将养老寄希望于子女,现在开始重视养老金。国家在这方面的福利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已经有上亿的人享受到养老保险。其实,在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得更早,美国在1935年就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据统计,全球有167个国家和地区有退休养老制度。

中国是全球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

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分别是:男性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0岁方可退休,但实际上的退休年龄是多少呢?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为什么会这么低呢?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单位的人都会提前申请退休,导致拉低了实际退休年龄。

但实际上,还有比我国退休年龄更早的国家。男性在60岁以上和以下退休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102个、65个,女性60岁以上和以下退休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129个、38个。此外,女性55岁退休的国家和地区是59个。

这么对比起来,中国的平均退休年龄确实很早。不过,据说斯威士兰、赞比亚、科威特等国,男女都在50岁退休,那就比中国还低。实际上,越来发达国家,退休年龄越晚,而越是发展中国家,退休年龄越早。

不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延迟退休被提上了议程。

对于延迟退休,大多数网友都表示反对,希望不会轮到自己,但现在似乎已成定局,哪些人会受影响,哪些会是第一批?

70后女职工不受影响?

2020年,出生于1970年的女职工正好满50岁,是退休的年龄。目前,延迟退休还没开始实施,70后女职工似乎确实不受影响。也有网友在人社部网站咨询过70后女职工是否可以延迟退休,得到的回复是目前没有任何的女工人需要延迟退休的政策。

也就说,女职工仍然是按照50岁退休,并没有政策支持延迟。实际上,现在的女性寿命比男性长,50岁还非常健康,这个年龄就退休确实有点早。

不过,说70后女职工完全不受影响也不可能,只能说是部分不受影响。因为,去年11月,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延迟退休将在2021年-2025年,这5年中的任何一年实施。

按照这样的规划,那最早的是1971年出生的女职工就受影响,最晚的是1975年出生的,而70后男性和女干部肯定都受影响。

专家建议男女都延迟到65岁退休

目前,延迟退休的具体方案还没出来,但是不少专家就开始提意见。有些专家建议到2045年,男女统一到65岁退休。

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如今女性越来越独立,在职场上也不逊于很多男性,主张平等。而女性平均寿命又比男性高,所以,可以实现退休年龄平等化,将女性退休年龄延迟和男性一样。

如果男女真的统一退休年龄,那女性的延迟步伐必定比男性快。可以先将女性退休年龄统一到55岁,然后再逐步延迟,直到65岁。在保持“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基础上,女性可以稍快一些,男性慢一些。

不过,真的实行男女统一退休年龄,必定遭到很多女性的反对。而黄奇帆却认为将女性的退休年龄延长10年,还可以增加上万亿的养老金。他可能也觉得女性退休年龄过早,适当做出延迟是可以的。

实际上,从全球来看,实行男女法定退休年龄平等化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有美国、德国、度尼西亚、韩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实行男女同龄退休。而到2050年时,还有英国、匈牙利、意大利、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会实现男女同龄退休。

在中国也已经有女性延迟退休的案例,早在2015年,中组部等部门就下发通知,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正、副处级女干部,高职称的技术人员,将延迟到60周岁退休。

其实,不管实行哪种方案,都会遭遇部分人反对。但是国家要考虑的是长远发展,未来的养老保障制度,所以,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多是考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样在退休后就能够领取到更多养老金,过一个幸福安心的晚年生活。

第4个回答  2021-02-05
肯定受影响。因为现在的很多70后职工还在工作岗位上,因此肯定会有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