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察人,虚怀纳谏,是曾国潘招募李鸿章的原因吗?

如题所述

一个人即使再有智慧,也总有他的能力不足以胜任的事情,这种时候就需要他人的帮助。凡是做大事业成功的人,都很擅长物色帮手,让别人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适当地下放权力,不仅能够把自己从琐碎的、不擅长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够互惠互利,帮助别人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曾国藩就曾经采纳李瀚章的建议,将李鸿章招募到门下。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他经常向曾国藩通报弟弟在皖的情况,有时甚至将家书呈递给曾国藩看,时时向他赞扬李鸿章的道德和学问,在李瀚章的举荐下,曾国藩对李鸿章的为人有了一些了解,对他的才干也有了一些期待。

时值李鸿章到南昌看望母亲,曾国藩趁机通过李瀚章邀请李鸿章见面。两个人见面之后相谈甚欢,一拍即合,直呼相见恨晚。曾国藩希望借助李鸿章的才学成就自己的伟业,李鸿章希望借助曾国藩的帮助立功立名。

起初曾国藩只是将李鸿章留在幕府,让他“掌书记、司批稿奏稿”,李鸿章一向才气过人,很善于握管行文,无论是批阅公文,还是起草书牍、奏折,都是才华横溢词句得体,深受曾国藩的赏识。

咸丰六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攻占天津之后直逼北京,咸丰皇帝在逃往热河途中,命令曾国藩跟鲍超一起带兵北援。曾国藩一时举棋不定,因为北援勤王无可推诿,但是对抗太平军也是分身乏术,他召集幕下的文武贤才商讨对策。

大多数人主张派兵入卫,而此时李鸿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英法联军已经逼近北京,入卫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对抗英法联军的战役一定会以金帛议和的方式告终,并不会刀剑相向,此时真正危及大清朝廷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造反的太平军。

曾国藩听了大受启发,湘军引领着对抗太平军的主战场,朝廷不要被颠覆才是重中之重,而北援的事情应该按兵不动,静待时局变化再做打算。于是曾国藩在上疏时冠冕堂皇地表示:“鲍超人生地疏,断不能至,请于胡林翼、曾国藩二人酌派一人进京护卫根本”,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拖延观望的做法。

结果不出李鸿章所料,不久便接到了朝廷的通知:“和议已成,毋庸北援”。李鸿章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大局观帮助曾国藩度过了北上勤王的难关。此后曾国藩也是愈加倚重李鸿章,即使在对待祁门的战略上两人的意见大相径庭,也始终保持着书信往来,一旦有事召唤,立即支援绝无二话。

对于一个想干大事的人来说,左膀右臂的作用至关重要,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虚怀纳谏从善如流,往往能够拨开迷雾化险为夷。甚至当一些有用的言论听上去特别刺耳的时候,也要平心静气,冷静下来思考别人的话有没有道理,而不是闹情绪记恨,任由自己的缺点继续滋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