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红岩》里的江雪琴人物性格?

如题所述

1、评价:

在狱中经历各种酷刑后,难友们则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其中何雪松代表全体难友献给江竹筠的诗这样赞颂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这首诗在渣滓洞牢房里被传诵一时。
正是像江竹筠一样的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才不会向敌人屈服。信仰就是一种忠诚,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它给人不畏牺牲的精神,给人崇尚光明的力量。人生缺乏信仰,就会变得浮躁。在物欲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坚定的信仰。
老一辈革命家也深深为江姐的英雄事迹所折服。据《红岩》作者之一的杨益言回忆,当年毛泽东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他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江姐就象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江姐受酷刑拷问之后,难友诗人蔡梦慰用竹签蘸红药水在草纸上写下了《黑牢诗篇》,表达了对江姐的敬佩。
他是当时“铁窗诗社”发起人,在《黑牢诗篇》中吟唱:空气呵,/日光呵,/水呵,/成为有限度的给予。/人被当作牲畜,/长年的关在阴湿的小屋里。/长着脚呀,/眼前却没有路。/在风门边,/送走了迷惘的黄昏,/又守候着金色的黎明。/墙外的山顶黄了,又绿了,/多少岁月呵!/在盼望中一刻一刻的挨过。黄了,绿了,绿了,黄了。
在阴湿的囚室里,蔡梦慰只能通过高处的小窗感受生命的荣枯和时间的流逝。1949年11月27日深夜,在被押往渣滓洞松林枪杀的途中,他将包扎好的《黑牢诗篇》抛在荒草丛中,也给后人留下了这一首首生命的绝唱。

2、拓展:

江竹筠(1920-1949),曾用名江志炜,四川人,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日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江姐是对她的爱称,另有同名歌剧、评剧、越剧以及电视连续剧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