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我的日常生活?

如题所述

1、总是被教育
不管孩子对父母说什么,父母总是批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父母心里充满了急切的爱心,想让孩子更好,可孩子的初心只是想和父母聊聊家常,可结果是背负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聊天的心情一落千丈,瞬间觉得自己不行了。
时间长了,孩子产生了失望,就关上了沟通的大门,宁肯自己消化,也不想和父母分享日常,害怕指责。因此父母要耐心地多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一通批评,虽然父母是爱孩子的,但孩子也被吓到了。

2、不喜欢唠叨
孩子给父母分享日常,妈妈一和孩子说话,就滔滔不绝,不说上一个小时结束不了,方方面面嘱咐到位。孩子时间有限,想说上几句话,妈妈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反而会觉得有些唠叨,增加心理负担。
妈妈关心孩子,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彼此舒适即可,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孩子毕竟要长大,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不断成长。


3、害怕给自己压力
一和父母交谈沟通,父母就给孩子定目标,最近的一次考试要考多少名,成绩不能低于多少分,要考上哪所学校,上了大学要保研或者考研等等,家长和孩子都处于焦虑之中。
孩子也想考出好成绩,有更好的未来,可是现实生活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父母点到为止,让父母的想法变成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不用父母重点强调自己就会努力拼搏,这样的关系彼此舒适。

总之:父母都希望孩子经常和自己沟通,分享日常生活,孩子永远是父母的最爱,不做强势的父母,多听孩子在说什么,多思考孩子在想什么,正确的引导,提出忠肯的建议,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孩子会很乐于和父母分享,听取父母的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2
讲一下,为什么我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日常的生活。
1. 我们迫切的想要独立,想要与家庭分离

从青春期到成年初显期(通常在30岁以前),是我们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完成独立的过程。我们离家上学、进入职场,既需要完成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分离,掌握独立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又要兼顾与父母的情感链接,做到尽可能平稳的过渡。

独立的需求和与父母的链接形成了基本的冲突。我们想要独立,想要与父母分离,我们不再希望父母来插手自己的生活,于是也就不愿意和父母聊心事了。

2. 双方都在进行“有策略的自我暴露”

由于害怕坦诚的自我暴露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害怕父母失望,害怕被干涉、被惩罚,害怕被设定规则,于是生活中经常出现对“敏感问题”的隐瞒和“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很多孩子认为,自己背负着“让父母满意”的任务,因此,他们会不自觉地只告诉父母那些“我想要他们知道的”。
3. 子女和父母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信任

我们每个人都会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因而总会对他人产生偏见。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会习惯于用过去的眼光看待我们。当我们离开家庭、与父母分开生活后,父母跟不上我们变化的脚步,一个新的孩子与他们旧有的认知发生了冲突,加上信息沟通的不充分,他们会难以理解我们基于成长以后的自己,做出的新的行为表现。比如,一个父母可能会困惑于自己的女儿本来是个“乖乖女”,为什么会突然决定辞掉安稳的工作,或者和男朋友闪婚。

同时,我们对父母的观点也是充满偏见的。我们会在缺乏证据和验证的情况下,对父母的能力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认为自己接受的一些新观点无法被父母接受,我们做出的解释也将无法被他们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