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成一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万山成一绿,万绿成一湖。日月湖中聚,天地共翕呼。”

做为广东省最大的人工湖,万绿湖在广东省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个人感觉,万绿湖,之于河源,甚至之于广东,就像长城之如北京,之如中国。

可说来很是惭愧,来广东生活近20年了,居然从未去过万绿湖,终于借着一个机会去了一趟,也算是了却了近两年来越来越强烈的想要去一趟的一个夙愿吧。

万绿湖,故名思义,万湖,自然是以湖泊为主。我们坐在船上,视野所及,湖泊是一汪接一汪,将一个个小岛、小山环绕其间,仿佛是母亲,拥着护着一个个调皮的稚子,一直给予温暖与接纳。

下了船,拾阶而上,真正感受万绿湖的奇妙魅力。即使是平常的风景,平常的事物,在万绿湖中,都有了不一样的风采,给我不同的感受。

我喜欢万绿湖的风。风虽时大时小,缓缓的吹过,缓缓的掠过你的皮肤,生出一丝凉意,但又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燥,只觉着和煦。

万绿湖的风,是带着音乐的,也是有层次的。

仿佛是为了更好地感受风、留住风,顺着小岛面向湖的路外围,风铃绕了一圈。沿途走去,微风吹来,这些简朴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细细听来,就像是在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琴乐,与大自然的清新浑然一体。风渐大,风铃晃动的幅度变大,声响加大,又像是不同乐器在相互配合,演绎一声交响乐。风越来越大了,风铃声越来越响,清脆的声音一波接一波,应接不暇,却丝毫无聒噪之感,我身在其间,深深沉醉在立体环绕的音响效果里,久久不能回神。

好一会,风渐渐平息了,风铃声也渐停了,鸟儿的叫声凸显出来,给我增添了一些小小的惊喜,哦,原来我忘了,山林真正的主人,不是风铃,是这些鸟儿。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自然是更眷恋这一块山景与湖景吧。随着风声隐去,鸟儿的声音渐渐大了,仿佛是它们不甘,抗议风铃声,对山湖做出的一个主权宣誓吧,又亦或是对风声的一个热切回应。

我喜欢万绿湖的绿。

青山凝碧,绿水流辉。万绿湖的绿,是令人心动的,有的地方清盈剔透,带着脆弱感;有的地方又厚重敦实,充满力量。

站在岛屿上,放眼望去,满山、满水、满眼的绿,让人神往,心也豁然开朗。走近草丛旁,看见那一片翠绿的草丛里,各色小花,黄的,紫的,星星点点,点缀在那一汪绿里,甚是娇嫩,甚是可爱。蝴蝶、蜜蜂穿梭其间,引出一丝生动与活力。而由于秋季的缘故,一些类似于芦苇的小植物已经干枯了,但由于其格外轻薄,一丝丝,一缕缕,一层层,像薄纱轻抹在绿色上,远远地望去,竟有些如烟如雾之感,又给这山的绿增添了一丝朦胧感,又仿若小仙境。

特意找来一块人少的地方,站在树底下,看着湖水在微风下缓缓地向前推动,一层接一层,一波接一波,涟漪四起,那一块绿真像巨大而纯粹的翡翠啊,通体清亮;被一抹树荫遮挡过的翡翠,颜色则更深沉,更有质感。那一块整绿,一整块翡翠,被秋日的阳光切割成两块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绿上似乎又长了很多细小的绿茎,但当微风指来,绿茎变成了白色的,就像是羽毛点缀着,点缀在这块碧绿的翡翠之上。眼神陷在里面,心沉进去,叹一声,真不枉这万绿湖的美誉。

由于来万绿湖恰逢是深秋初冬,并非水季,湖水已经退却了很多,万绿湖被分成了三块的颜色,最上是绿色,郁郁葱葱,中间是由于水位退却之后的那一层黄,向下便又回绿了。心想,这个季节的美景都如此,那在春季或湖水充裕时,整块绿山连接着碧波,那将是一幅多么美不胜收的绿景啊!

我也喜欢万绿湖的蝴蝶。我到过一些风景名胜区,也去过有一些自然野趣的地方,印像中,那里的蝴蝶往往是三、两只出现,在同一场景,至多不超过五只。而万绿湖的蝴蝶,成片成片的,如此之多,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声,这莫不是蝴蝶谷吧。这些蝴蝶,个头并不大,形状也不特别,颜色也都是普通的黑黄居多,可它们在草丛中翩翩起舞时,就像是受人指挥,在齐舞。当你蹲下来,细细看时,那些飞舞的蝴给人一种恍惚感,而成天眷恋在这小仙境的小蝴蝶,居然丝毫不怕人,它停在人们的肩头一角,甚至是人握拳以后它就停在你手背上,就像栖息在树枝、草尖一样自然,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片的景象!如果这握拳的人恰巧是一位男士,就会有人打趣道,你这可真正是招蜂引蝶呀,引得同行一阵笑声,蝴蝶却丝毫未被惊忧,依旧坦然地停在那里。

就这样,我们徜徉于万绿湖的风中,沉醉在万绿湖的绿里,迷失在万绿湖的蝴蝶丛中,真正体会到流连忘返,很想停留在这多呆几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归隐,原来是对大自然最美的赞誉。

停停走走,走走停停,遇到一个岔路,一条通往山顶,另一条则是继续环湖游行。想了想,还是继续游行吧,这个环湖旅行的感觉如此之美好,我竟舍不得放弃,也另外为今天留一个小小的缺憾,等下回再来吧,也算是我与万绿湖的一个小小的约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