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险!这3种教娃走路的方法,别再用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4

一直以来,关于宝宝走路都有这样一种说法:“走路早的孩子聪明”。

但凡早于儿童成长发育里程碑“三翻六坐七八爬,十个月能站,周岁能走”,都被看做是“聪明”的标志。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不注重儿童的爬行,并且在孩子刚学会站立时,便辅助孩子学习走路。

实则,过早借助外部力量帮助孩子走路,并不会让宝宝更聪明,反而存在一定的风险!

身体协调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

先爬行、再站立、最后会走路,这一系列行为是儿童能力发展递进的过程。

看似简单的爬行动作,实际上能够有效刺激儿童大脑皮层中心沟的形成,促进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最终使身体传递给大脑的动作能够被正确解读。其次,能够增强孩子的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而行走正是一个需要全身协调,并且具备强力的腿部力量支撑才能够完成的行为。所以,足够的爬行时长,实则是在为儿童后续学习站立和走路奠定基础。

维持空间平衡和身体姿势的能力

良好的平衡感和身体姿势维持能力,能够让宝宝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减少摔倒次数。

在我们的内耳当中有两种前庭接收器,一种叫重力接收器,负责感受重力信息;一种位于三对半规管内,负责感受头部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的空间感和平衡感。

简言之,前庭觉便起到维持空间平衡和身体姿势的作用。宝妈在孕期有意识地上下楼梯、宝宝七八个月时多爬行,都能促进前庭觉的发展。

牵着宝宝学走路

几乎每个孩子到学习走路这个阶段,都会有被家长牵着扯着走路的经历。

这种方式需要宝宝将双手举起,家长弯着腰,受累不说还容易破坏宝宝的平衡能力。

并且由于宝宝骨骼发育不完全,经常出现走路不稳或倾斜的状况,这时候家长便会下意识地去拉住宝宝,这样很可能会对宝宝的骨骼造成损害,甚至出现脱臼的情况!

使用学步车、学步带

被誉为“学步神器”的学步车和学步带出现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父母的双手,但总体来看,过度依赖学步器反而弊大于利。

过早过量使用学步车,会让宝宝养成依赖的坏毛病。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宝宝独立学走路的意愿,经常使用可能还会影响宝宝腿部肌肉和四肢协调能力。

加上宝宝无法很好地控制学步车的速度,极其容易造成危险,学步车的速度太快,也会使得宝宝的两条腿不得不用力往前走,更易形成O型腿和X型腿。

给宝宝穿学步鞋

也有些家长们怕地板太凉,怕宝宝滑倒,所以给宝宝穿上学步鞋进行走路。

但实际上,穿上鞋宝宝就无法直接感受到地面的状态,并且穿上鞋子,将会增加宝宝脚部弯曲的难度,进而阻碍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走路之前,先学蹲站

千万别小看“ 蹲-站 ”这一连贯动作的训练,这个过程可以让宝宝感受到肢体的发力点。同时,也能够加强孩子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力量,让宝宝学会转移重心。

家长可以试着将玩具放在地面上,走开一定距离,让宝宝捡起玩具递到自己手里或指定某一个玩具让宝宝捡起来。每当宝宝完成一项任务后,记得给他鼓励和表扬~

试着让宝宝光脚走路

上面我们提到了穿学步鞋走路的弊端,这里我们说一下光脚走路的好处。

实际上,光脚走路可以让宝宝更好地感受到来自地面的触觉,促进宝宝脚部触觉的发展,也有利于宝宝足弓的形成。

并且宝宝可以通过脚部的感知能力,清晰地了解路面情况,身体及时做出相对应调整,走起路来也更加稳当。

家长少抱,鼓励孩子多走

家长尽量不要长时间抱着宝宝,可以试着让他扶着沙发、墙壁走一走,当宝宝走出一段距离后,给他相应的鼓励。

前提是家长一定要给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将地面尖锐的物体清理干净,宝宝扶的东西也一定要牢固,并且防止宝宝进入厨房、卫生间等隐患较多的地方。宝宝学习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一定要保持耐心,引领宝宝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 The End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