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尺丈八是现在的多长?比如说丈八长的马槊

如题所述

丈八应该指的是一丈八寸,而不是一丈八尺,而马槊盛行于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间,此时一尺在三十厘米左右,一丈八寸大约就是三米二多,接近现代一丈三米三的长度,没有四米那么长!
如果非要以汉尺计算,那汉尺一尺约二十三厘米,一丈八尺,那自然在四米以上,如果是按一丈八寸计,那就是两米多。
如演义里所写的丈八蛇矛,实际上就是一张八寸,也就两米多点,试想张飞身高八尺,也就一米八几,如果用四米多长的兵器显然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且按演义里说,张飞的蛇矛通体镔铁打造,按四米多长计算,就算矛柄直径只有只有四厘米,按质量密度体积公式计算,那也在四十公斤以上,根据人体力学原理,双臂所用兵器,其臂力要在兵器重量的三十倍以上,才能灵活使用,就如双臂百斤力的常人只能用三四斤的兵器才能灵活运转一样。
那么张飞要想用八十斤以上的兵器,双臂就得要有两千四百斤以上的臂力才行,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项羽力能举千斤鼎,而秦汉的千斤,也就相当于现代的四五百斤而已!张飞再强,能强过项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30
首先,忽略掉第二个回答,完全是错的。
以汉代一尺大概等于现在二十三厘米计算,一丈八尺等于四米半左右,设张飞为一米八到一米九,首先可以得知的是张飞是要骑马的,马上兵器特别是这种矛槊类别主刺击类,在使用者身高三倍以内皆为合理。
唐代的马槊基本上就这尺寸,多不了多少也少不了多少,这种马上重杆大型长矛,汉称矟,唐称槊,其实就是优化了材质和做工,基本上换汤不换药。再加上唐朝国力强盛,槊杆做法优化,砸钱也无所谓,所以在保证槊杆硬度和韧性的前提下也减少了重量,能够保证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将槊杆做得更长。
至于这么长会不会影响使用,还真不会。枪矛槊的用法,无非为拿扎刺三步,马上矛槊用法更为简洁,类似于北方套马杆,在双方相接时旋刺而去,巨大的对向冲击力会将刺入的修长矛锋撕裂出躯壳以方便下次战斗,没有刺入躯体而是击打在甲胄上的也会使受击方从马上掉落或造成脊椎骨髓撕裂等内伤,古代等于没治了。
后座力的问题的话,高昂造价的马矛和马槊杆皆为保持足够柔性又不失坚韧的合成杆,当后座力经过槊杆内部势能分散到人手时,加以合适的持握姿势完全可以承受。再加上槊杆重量轻,四米至五米的槊整重也就是槊首重量的两倍-三倍,大约10-20斤,基本上等于二分之一的平衡桶装矿泉水重量。
第2个回答  2019-02-09
汉尺
汉代基本度量单位
中文名
汉尺
类型
度量单位
1引
2310cm
1丈
231cm
汉代的度制基本为
1引=10丈,1丈=10尺
1尺=10寸,1寸=10分
合现在为:
1引=2310cm
1丈=231cm
1尺=23.1cm
1寸=2.31cm
1分=0.231cm
另有2013年7月30日电视栏目《百家讲坛》中,四川大学方北辰教授根据对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墓的考古结果(24cm的名刺)认为汉尺应为24cm。
丈八长的马槊通常为4米左右,槊首锋刃长达60CM。(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类武器。)
马槊
槊的发展主要用于骑兵使用,尤其是重装骑兵。因此,马槊是槊的主要形式。马槊通常为4米左右,槊首锋刃长达60CM。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不经过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通常为重装骑兵所持有,汉唐以来的武将往往以持槊为出身高贵世家的象征。
步槊
步槊不是马槊,可见的记录很少,通常只是南北朝时期一种对步兵的长矛型的长柄武器的习惯性叫法。并不会按照马槊的制作方法进行繁复的制作,往往只是矛枪的一种称呼。
杂槊
很多武器假称槊,其形制多稀奇古怪、使用方法也无法考证、演义等也会将一些奇怪兵刃成某种槊,我们都将其统称为杂槊。最著名的有两种枣阳槊、禹王槊,枣阳槊的形象更像一把狼牙棒;而禹王槊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取“执掌权衡”的权杖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