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大佬,为什么有很多人说"年少莫读太宰治",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每个搞文艺的,都绕不过太宰治这个人。

这个人的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你也许没有读过他的书,但你在朋友圈里一定见过他的名言。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胆小鬼连开心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爱是舍身的事情,我不认为是甜蜜的”

总得来说,他的作品里洋溢着一种孩子气的烂漫,在故事讲完后又会有一种刺入骨髓的悲观,他幻想着一个只有美没有罪的世界,但在现实中却遭受着一次次的打击,这种矛盾感,造成了他一生的悲剧。
太宰治长相英俊,加上家境优越,还带着一种贵公子的忧郁气质,女人们自然对他趋之若鹜。

更可怕的是,这样一个人还写的一手好文章,据说漫画画的也不错,有相当出众的才能。

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女神收割机”。

我看过一本关于日本无赖派文学的纪实小说,原文可能记不清楚,大概意思是一群年轻人去妓院寻欢,约定好大家都穿上一样的衣服,都只能花一样多的钱去买酒,看谁最有女人缘。

结果呢,所有的女人都围着太宰治转,甚至有艺伎主动留他过夜,还买了名贵的酒陪他。

“太宰治的身上,仿佛天生就有一股吸引女人的气息”他的朋友这样感慨。日本一直有“私小说”传统,即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折射到文字作品上,纵观太宰治的重要作品,无论短篇如《东京八景》《小丑之花》,还是长篇如《晚年》《斜阳》《人间失格》等等,都是对自我生活的写照,主题也颇多重合,大多一个落魄主人公的毁灭之路,职业也往往是作家或者画家,连自杀的地点时间原由也与往往他亲身经历重叠。

按道理讲,一个男人名利双全身边美女环绕,应该会活得很幸福,但纵观太宰治的一生,好像都笼罩在一种阴郁的绝望中。

对于名利,他渴望别人能认可他的才能,但又不能正常看待别人对他的批评。

对于女人,他是畏惧多过喜爱,在《人间失格》里他写过,小时候女佣人性侵过主人翁,还有在短篇《往事》里也有过这样的记录,十五岁的女佣人教会他“一个令人窒息的游戏”。

对于生命,他这样描述:“我的一生,是与耻辱相伴的一生”上图为芥川龙之介,太宰治崇拜的大文豪,你也许没读过他的书,但你应该多多少少听说过《罗生门》和《竹林中》。可惜的是,芥川龙之介也是英年早逝,在35岁的时候服毒自杀。

他的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宰治。

太宰治一次次的自杀,算得上经典的“行为艺术”。

第一次是20岁,试图追随精神导师芥川龙之介而去,试图用同样的方式了结自己,无奈安眠药剂量不够,自杀未遂。

第二次是大学快毕业了,因为荒废学业被耻笑,约了一个咖啡馆女招待跑到海边,准备双双殉情,结果人家姑娘死了,他被救了回来,还被警察带到局子里审问了很久。

第三次是因为不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芥川奖,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文学奖。但因为川端康成的反对,导致他落选;下一届,他原以为这次对于他,可说是唾手可得,不料还是落选;第三届,他放下贵公子的姿态,甚至向评委们乞求:请你们给我希望,虽然我死皮赖脸活下来,也请夸奖一下,请不要见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选。绝望之下,他跑到山上要上吊自杀,只因绳子脆弱,又一次和死神擦身而过。

第四次是得知情人背叛了自己,他的表现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一点精神崩溃,拉着情人到一处温泉,还是吃安眠药,依然没死成。

最后一次,在他写完《人间失格》后的三十九岁,他终于还是死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痴迷太宰治,尤其是年轻人。也许他们是把太宰治看作自己心灵秘密的代言人,甚至是青春密友。因此,人们把太宰治的作品,称为永恒的青春文学;在他的作品里,总有长不大的永远的少年。要么完美无缺,要么彻底破灭,这就是太宰治一生的纯粹性,和脆弱性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现代青春的真实写照。

但对我而言,相比于太宰治的悲观和厌世,我更喜欢他对世界那种孩子气的幻想。

所以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不是传播最广的《人间失格》,也不是得奖无数的《斜阳》,而是一部他没有写完的爱情小说,名字叫做《GOOD-BYE》,里面讲述了一个文人和做苦力的灰姑娘相爱的故事,文风诙谐情节生动,我也算是个三流文人,所以我猜想,他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嘴边是含笑的。

就像他给世界留的最后一句话一样温和:无需绝望,在此告辞。

相比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八个字更能让我热泪盈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