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运营,企业如何搭建一套有效的用户画像

如题所述

#私域流量运营##用户画像#

提到用户画像,很多人都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即把用户画像简单理解成用户各种特征,比如说姓名、性别、职业、养猫、喜欢看剧等等。这些特征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组成用户画像要跟业务/产品结合。

比如,海底捞要做用户画像,最后列出来小明是一个大学生、高富帅、独生子、四川人,爱玩游戏、爱看动漫等用户标签。而事实上,对于海底捞而言,用户帅不帅、是否爱玩游戏真的没有关系。

对很多企业来说,搭建的用户画像标签并没有真正起到有效的作用。那到底什么是用户画像,企业该如何搭建一套有效的用户画像?

什么是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根据用户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即是给用户贴“标签”,而标签是通过对用户信息分析而来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提取出关键词:「标签」,可分为3类

企业该如何搭建一套有效的用户画像?拆解为三个步骤:获取用户数据→细分用户群体→构建用户画像

1.获取用户数据

静态数据采集:用户不会轻易改变的数据,如社会属性,生活习惯等,可以通过用户注册,完善会员信息积累。

动态数据采集:用户不断变化的行为信息,一般取决于用户对于产品的行为反馈。可以通过该产品/网页的数据统计记录下来,只要数据埋点足够完善,需要哪些数据直接从数据库拉取就可以。

要注意,采集到的数据可能存在非目标用户、无效数据及虚假数据,因此企业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再对收集的数据做分析。

2.细分用户群体

通过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给不同的用户打上标签,通过标签的权重、排列,可以得到很多用户的标签,根据自身产品的需求选择需要的用户标签,找到对应的用户。

举个例子:电商企业选择用户基础数据外还需要用户的兴趣,消费习惯、消费能力、访问记录、商铺浏览时长、历史购买记录等给用户推荐与其标签匹配度更高的商品,促进用户更多的访问从而产生再次购买行为。

3.绘制用户画像

将事件进行建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称4W1A模式

用户画像的数据模型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公式:用户+时间+行为+接触点,某用户因为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然后打上标签。不同产品需求不同的标签组合,形成用户画像模型。

最后,由于每个行业业务不同,标签体系其实没有一套标准答案,标签也不是越多越好,都需要结合具体业务进行设计和建设。只有选择对业务有价值的标签来刻画用户,才能更好地应用在业务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千人千面。

唤醒云|全链路增长服务平台

从现在开始不浪费每一次营销费用

关于用户画像构建,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私信或评论我

文章转载于“唤醒智营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