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火箭飞上天过

如题所述

1. 长征一号是我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固体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由固体发动机研究院研制。全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抓总。箭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起动推力达106牛顿。二、三级有转接锥壳相连。第三级与第二级完全分离后,起旋火箭点火,使第三级在空中自由起旋。整流罩用水平抛脱。长征一号火箭具有将300千克的卫星射入倾角为70°、高为440千米的圆轨道的运载能力。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
“长征一号”的改型,“长征一号丁”,在原一二级基础上,更换三级固体发动机,将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700千克至750千克。
2. 长征二号是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一级装有4台发动机,地面推力为2.8×106牛顿,二级主发动机真空推力7.3×105牛顿,还有4个可以遥控的游动发动机(总推力4.7×104牛顿),能将1.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1974年11月首次发射,由于一根导线有暗伤,导致飞行试验失败。1975年11月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准确入轨。接着,又发射两次,均获成功。
随着卫星对火箭运载能力要求的提高,“长征二号”火箭也作了相应的技术状态的修改,使技术性能和运载能力均有所改进和提高。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左右,命名为“长征二号丙”,多次发射均获得成功。发射表明:“长征二号丙”设计方案正确,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3. 长征二号E即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一枚推力捆绑式(也叫集束式)运载火箭,它是以经过改进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作芯级(一级加长4.6米,二级加长5.2米)第一级箭体上并联4个长15.3米,直径2.25米的液体助推火箭。上面级和卫星都装在直径4.2米,高10.5米的整流罩内,全箭长49.7米,芯级直径3.35米,芯级一级发动机4机关联,加上4枚助推火箭,总推力为6×106牛顿,可把8.8吨有效载荷送入200千米的圆轨道,1988年底获准研制,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预定目标。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一举成功,把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和一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轨道。用如此短的周期,研制成功一个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航天史上也属罕见,它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满足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需要奠定了基础。1992年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美制第二代通信卫星。
这种火箭,如配以中国的固体推进剂的上面级可将3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同步转移轨道;如配以液氢液氧推进剂上面级,构成“长征二号E/HO”,其同步轨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4.8吨。
4. 长征三号是以“长征二号丙”为原型加氢氧第三级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总设计和研制第三级,第一、第二级由上海航天局承制,全箭总长44.56米,起飞质量202吨,起飞推力2.8×106牛顿,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二次启动。其同步转移轨道推力为1.4×104牛顿。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由于第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不正常,卫星进入近地轨道运行。经过70个昼夜的奋斗,4月8日再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步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5. “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甲”是为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它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同步转移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5吨,它是一种大型三级液体火箭,全长52.5米,直径和整流罩均超过长征三号,起飞质量241吨,起飞推力3×106牛顿,火箭质量近40吨,自1986年2月开始研制,重大技术有30多项,其中火箭的三级推力氢氧发动机,冷氦加温姿核增压系统,动调陀螺四轴平台,低温氢气能源双向摇摆伺服机构等4项技术已属世界一流。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倾注8年心血研制的这种运载火箭,至今发射3次,均获成功,巍巍长箭涉三关,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一页新的篇章。
首试锋芒送双星。1994年2月8日北京时间下午4时34分,最新研制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一颗“实践4号”空间探测卫星和一颗模拟卫星送上太空。
前功尽弃经磨难。第二枚“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于1994年11月30日凌晨1时2分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成功,火箭点火升空后,经过24分钟飞行,把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送入近地点20.58千米,远地点36,220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完成第三次变轨,进入巡航姿态。经过三次变轨后,卫星已在准同步轨道上运行。由于星上姿态控制推力器燃料泄漏,未达到进入同步轨道的目的。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次发射,成功地将“东方红3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6. 长征三号乙我国自行研制、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新型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于1997年8月20日凌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菲律宾卫星送入轨道,这表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能把5,000千克有效载荷送入高轨道的能力。这是长征火箭第46次成功发射,也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第12次执行商业发射服务合同。
“长征三号乙”火箭全长54.838米,起飞质量426吨,可将5,000千克有效载荷送入倾角为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它充分继承了长征系列的芯级除贮箱加长,结构加强及整流罩加大以外,与长征三号甲火箭相同,也具有在真空条件下二次启动能力的氢氧发动机技术和同轴挠性平台等技术。火箭一级周围捆绑的4个助推器,与长二捆火箭完全相同。由于捆绑了助推器,其控制和遥测系统在长三甲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修改,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马部海卫星是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在FS1300平台的基础上设计的三轴稳定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它共有30个C波段转发器和24个KU波段转发器,能向菲律宾、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提供语言、图像和数据传输等通信服务。马部海卫星是亚洲地区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其最大分离质量约3,770千克,在轨道寿命超过12年。它将定点在东经144°。1997年10月17日凌晨3点1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一次发射升空,将亚太二号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远地点47,922千米,近地点201千米,倾角24.4°,卫星质量3,700千克,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次发射。
7. 风暴一号是两级运载火箭。由上海航天局研制,火箭长32.6米,直径3.35米,起飞推力2.8×106牛顿,起飞质量191吨,推进剂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一级发动机由四台可切向摇摆的游动发动机组成,二级发动机由一台主发动机和四台可切向摇摆的游动发动机组成。制导系统采用平台一计算机全惯性系统,姿态控制采用有源网络校正装置,贮箱采用主强度铝合金材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